[实用新型]一种排涝站工程中穿堤箱涵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42589.0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2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林泽峰;叶长固;蒋亚萍;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二零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智业 |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涝 工程 中穿堤箱涵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流治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涝站工程中穿堤箱涵安装结构,其包括用于连接在防渗墙两侧的第一防渗层,所述防渗墙开设有让位孔,所述第一防渗层上方设置地基层,所述地基层上方的让位孔内设置有涵管,所述涵管与地基浇筑固定连接,所述涵管上方的土层中设置有第二防渗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排涝站工程中穿堤箱涵安装结构,具有防止水渗透破坏堤坝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流治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排涝站工程中穿堤箱涵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河流两侧的堤坝中会设置防渗墙,需要安装穿堤箱涵管时会破坏防渗墙,现有的安装穿堤箱涵管方式是在防渗墙挖出一个让位孔,在让位孔内水平铺设防渗层,箱涵管设设置在防渗层上方,防止水渗透进入箱涵管内,但是开设让位孔时已经破坏防渗墙,由于输水涵管横穿防渗系统的质量缺陷导致的细小渗漏通道,最终导致堤坝失事的实例时有发生,教训是十分惨重的,存在水渗透破坏堤坝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涝站工程中穿堤箱涵安装结构,具有防止水渗透破坏堤坝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排涝站工程中穿堤箱涵安装结构, 包括用于连接在防渗墙两侧的第一防渗层,所述防渗墙开设有让位孔,所述第一防渗层上方设置地基层,所述地基层上方的让位孔内设置有涵管,所述涵管与地基浇筑固定连接,所述涵管上方的土层中设置有第二防渗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渗墙两侧水平铺设第一防渗层,防止防渗墙两侧的水分向上渗透到基层中,进而避免水分吸附聚集到涵管外壁逐渐形成渗漏通道。并且第一防渗层低于防渗墙让位孔的高度,避免了河水渗透到防渗墙远离河道一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防渗层与地基层之间设置有黏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一道保险,防止第一防渗层出现细小渗透后直接进入基层,而被黏土层阻挡水分向上渗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渗墙两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防渗层延伸填充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第一防渗层与防渗墙之间的紧密度,防止连接处发生渗透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涵管两端设置有侧防渗层,所述侧防渗层上下分别延伸至与第一防渗层、第二防渗层连接,侧防渗层开设有供防渗墙穿过的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河道水位过高漫过第一防渗层时,河水从第一防渗层上涵管两侧渗透,影响堤坝放水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防渗层从涵管正上方朝两侧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雨水在第二防渗层上表面聚集,使其朝两侧排走。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涵管两端竖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一防渗层向上延伸与挡板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回流吸附在涵管两端沿涵管延伸渗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设置两个,两个挡板间隔竖直设置,所述第一防渗层延伸填充于两个挡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涵管两端沿长度方向的防渗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渗墙靠近凹槽周侧均设置有黏土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水分从第一防渗层与防渗墙连接处渗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二零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二零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25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养殖用驱虫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河流治理工程的护坡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