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墩柱的复合加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42227.1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1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上顺;林龙镁;周娉婷;林玉莲;尤达;林长庚;林永捷;叶世集;何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工大岩土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福州旌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颜丽蓉 |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墩柱的复合加固结构,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该复合加固结构由内而外包括依次设置的墩柱本体、钢筋笼、护筒和FRP布层;护筒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条状凸起,条状凸起沿护筒的长度方向延伸;墩柱本体和钢筋笼之间的间隙内,以及钢筋笼和护筒的间隙内均设有自密实混凝土层。该加固结构适用于对墩柱进行修复和加固,钢筋笼、护筒和FRP布层均可形成墩柱的受力结构,在完成墩柱的修复后,还有效增加了墩柱的承载力和抗拉能力,且施工过程中无需搭建模板,施工难度低,避免了支模和拆模的过程,大幅缩短了施工周期,整个复合加固结构整体性强,坚固且耐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墩柱的复合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墩柱作为竖向荷载的主要承重构件,往往是结构加固的重点,墩柱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是结构安全性能的关键所在。然而,在承载力方面,许多墩柱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在耐久性方面,由于自然环境侵蚀和偶然荷载的作用等原因的作用,墩柱的耐久性能常无法保证,经常出现,如墩柱裂缝、混凝土剥落、露筋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大大影响墩柱的承载力,使得结构的安全性能进一步恶化。因此,对存在承载力不足和耐久性问题的墩柱,选择合适的加固结构进行加固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增大截面法需要支模施工、耗时较长,并且当加固所用的钢筋混凝土用量大时,会导致加固结构的自重增大较多,从而导致基础的承载力不足。黏贴钢板法或纤维布加固法虽然能起到封闭裂缝、提高截面抗拉强度的效果,但难以有效解决旧墩柱的刚度普遍下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受损墩柱进行有效修复,且可同时提高受损墩柱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的复合加固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墩柱的复合加固结构,由内而外包括依次设置的墩柱本体、钢筋笼、护筒和FRP布层;
所述护筒的内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沿护筒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墩柱本体和钢筋笼之间的间隙内,以及钢筋笼和护筒的间隙内均设有自密实混凝土层。
其中,所述墩柱本体为圆柱体状或长方体状。
其中,所述护筒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均开口的圆柱体状,所述护筒由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筒体组成。
其中,所述护筒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均开口的长方体状,所述护筒由两个横截面为槽型的筒体组成。
其中,所述筒体内设有环向钢筋和剪力钢筋;
所述环向钢筋沿筒体的周向设置并于筒体的端部伸出;
所述剪力钢筋的一端固设于相邻两个条状凸起之间的间隙处,另一端朝向墩柱本体的中轴线设置,所述剪力钢筋的中轴线与墩柱本体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90°。
其中,所述筒体的一端沿其轴向设有凹槽,另一端沿其轴向设有凸起。
其中,所述护筒的材质为UHPC。
其中,所述钢筋笼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均开口的圆柱体状,所述钢筋笼由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钢筋网组成。
其中,所述钢筋笼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均开口的长方体状,所述钢筋笼由两个横截面为槽型的钢筋网组成。
其中,所述FRP布层的数量至少为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工大岩土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福州旌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工大岩土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福州旌研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22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