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传统文化德育宣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2028.0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9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女子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B19/06 | 分类号: | A47B19/06;A47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2503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传统文化 德育 宣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传统文化德育宣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上固接有延伸至壳体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固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侧壁上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上端嵌合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且卡块的另一端固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与壳体的内壁固接,且横板与卡块之间安装有弹簧。该儿童传统文化德育宣讲装置的卡块卡紧齿条,达到定位平台高度的目的,使得宣讲装置可根据宣讲者的身高灵活调节,提高了装置的普遍适用性,且增加了可伸缩性,降低了空间占用,同时提高了宣讲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传统文化德育宣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传统文化德育宣讲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物质、制度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市场上的一般宣讲装置的高度无法调节,使得宣讲装置无法因宣讲者的高度来调节,为使用者带来不便,降低了装置的普遍适用性,且宣讲装置的稳定性较差,使得装置易倾倒损坏,提高了成本,带来了安全隐患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儿童传统文化德育宣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传统文化德育宣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宣讲装置的高度无法调节,使得宣讲装置无法因宣讲者的高度来调节,为使用者带来不便,降低了装置的普遍适用性,且宣讲装置的稳定性较差,使得装置易倾倒损坏,提高了成本,带来了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传统文化德育宣讲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上固接有延伸至壳体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固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侧壁上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上端嵌合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且卡块的另一端固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与壳体的内壁固接,且横板与卡块之间安装有弹簧,且齿条的顶端延伸至壳体外固接有平台,所述平台的底端固接有滑套,所述滑套与壳体滑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壁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延伸至空腔外固接有支杆一,所述支杆一与壳体铰接,且支杆一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且支杆一上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延伸至凹槽内固接有扇轮,所述扇轮的底面固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固接有轮环,所述轮环的侧壁上固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固接有支杆二,所述支杆二与凹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滑动套接在弹簧内,所述卡块为之字形设计,且卡块与齿条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轮环的侧壁上固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另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扇轮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轮环与凹槽转动连接,所述导杆与定位块分别设置有多组,且导杆位于定位块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支杆一设置有两个,且支杆一关于壳体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女子学院,未经山东女子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2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金加工用化学除锈器
- 下一篇:一种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体背侧的回填构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