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2024.2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1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林丽景;卓宜盟;张敏辉;李杰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市闽东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沈小青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外科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医生在对病人胸腔进行引流手术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胸腔内浓稠的积液将引流装置堵塞无法继续进行手术的问题。一种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包括清堵机构、延伸装置、引流装置。当引流管在做引流堵塞的时候,首先通过阀门将下部管体内部关闭,保证下部管体的不通透性,通过按压按钮的按压,将气泵内的气体进行挤压,使得气体进入到引流管中,在气压的作用下气体将引流管的堵塞物进行加压,致使堵塞物从引流管排出或分解,通过此步骤解决了传统的医生在对病人胸腔进行引流手术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胸腔内浓稠的积液将引流装置堵塞无法继续进行手术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治疗胸部疾病的一种很常见的方式,手术后也要把残液残气引到体外,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保持胸腔的负压状态,其管子通常伸在一个水封瓶里边以保持胸腔的封闭状态。护理的要点第一要始终保持胸引管管口在水面以下,以保证胸膜腔和外界不开通;第二高度不要太高,通常不要高于病人的腰部,不至于把胸腔引出来的液体反流回胸腔。
目前现有的引流装置,只是通过引流管将胸腔内的液体进行引流,要是引流瓶高于病人的腰部,可能会出现装置的回流,容易对病人造成二次的伤害,胸腔内可能存在浓稠的液体容易将引流管堵塞,医护人员只能通过替换引流装置来解决。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医生在对病人胸腔进行引流手术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胸腔内浓稠的积液将引流装置堵塞无法继续进行手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包括清堵机构、延伸装置、引流装置,清堵机构底部通过螺纹的配合固定连接在收集装置顶端内部;所述清堵机构包括有压泵、按压按钮、下部管体、阀门、上部管体,按压按钮后端滑动连接在压泵前侧中间位置内部槽,且按压按钮通过内部的弹簧进行复位,下部管体顶部固定连接在压泵内部装置的底部,下部管体下方位置设有阀门,下部管体底部设有螺纹且下部管体外部直径为三厘米,上部管体底部固定连接在压泵内部装置的顶部;延伸装置底部与清堵机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引流装置底部与延伸装置顶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管体与上部管体同圆心且内部相贯通,上部管体顶部设有螺纹且外部直径为三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有收集瓶体、瓶口,收集瓶体顶部中间位置开设瓶口,且瓶口内设有螺纹槽,瓶口内槽直径为三厘米,所述收集装置安装状态下,下部管体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瓶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延伸装置包括有延伸管体、延伸管螺纹、延伸管螺纹槽,延伸管体长度为五十厘米,且顶部设有延伸管螺纹,底部设有延伸管螺纹槽,延伸管螺纹槽槽内直径为三厘米,延伸管体外部直径为三厘米,所述延伸装置安装状态下,延伸管螺纹槽内部与上部管体顶部的螺纹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装置包括有引流管、引流管螺纹槽,引流管外部直径为三厘米,且底部设有引流管螺纹槽,引流管螺纹槽内槽直径为三厘米,所述引流装置安装状态下,引流管螺纹槽底部与延伸管螺纹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市闽东医院,未经宁德市闽东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20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架空人车防钢丝绳脱轮带锁保护器
- 下一篇:一种具快速产生蒸汽的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