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人员安全距离防护手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40972.2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2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皮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A44C5/00;G08B2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占丽君 | 
| 地址: | 2004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线 射频 技术 人员 安全 距离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人员安全距离防护手环,包括处理单元,以及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的射频单元和报警单元;其中,所述射频单元用于收发无线射频信号;报警单元用于进行振动报警和/或声光报警。用户使用时佩戴该手环。由于无线射频信号具有穿透力,所以无线射频信号能够穿过障碍物被另一个手环上的射频单元接收。并且射频单元发出的无线射频信号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不具有方向性,所以该手环能够接收周围射频单元发出的无线射频信号,实现多对多的距离检测,克服现有超声测距和红外测距的缺陷,成本低,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射频和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人员安全距离防护手环。
背景技术
为了更有效地抑制住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在传染病高发期间人员需要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才能更好地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目前市面上测距装置的原理主要是超声测距和红外测距。这两种测距方法都有以下缺陷:1、有方向性,只能检测某个方向上人与障碍物的距离。2、信号传播过程中,如果被物体遮挡,信号会返回,只能测量出与障碍物(可以是人,也可能是物)的距离,无法准确地测量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人员安全距离防护手环,不具有方向性,成本低,使用方便。
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人员安全距离防护手环,包括处理单元,以及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的射频单元和报警单元;
其中,所述射频单元用于收发无线射频信号;
报警单元用于进行振动报警和/或声光报警。
优选地,所述手环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单元电连接的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用于实现处理单元与外部终端的蓝牙通信。
优选地,所述射频单元包括射频芯片U2和电源转换电路;
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稳压芯片U1,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接3.3V电源,稳压芯片U1的使能端通过电阻R1连接所述处理单元,稳压芯片U1的使能端通过电阻R30接3.3V电源,所述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输出1.8V电源,给所述射频芯片U2供电。
优选地,稳压芯片U1的型号为BL9198-18BAPRN。
优选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LED灯;
所述LED灯连接至所述处理单元。
优选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振动电机;
所述振动电机连接至所述处理单元。
优选地,所述LED灯的型号为W828-128-3535芯片。
优选地,所述报警单元包括蜂鸣器、二极管D2和三极管Q1;
所述蜂鸣器的型号为MLT-7525,蜂鸣器的第一端子通过电阻R21接3.3V电源,蜂鸣器的第一端子通过反接所述二极管D2至其第二端子,蜂鸣器的第二端子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4连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至所述处理单元。
优选地,所述蓝牙模块的信号为40R204I。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人员安全距离防护手环,用户使用时佩戴该手环。由于无线射频信号具有穿透力,所以无线射频信号能够穿过障碍物被另一个手环上的射频单元接收。并且射频单元发出的无线射频信号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不具有方向性,所以该手环能够接收周围射频单元发出的无线射频信号,实现多对多的距离检测,克服现有超声测距和红外测距的缺陷,成本低,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0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校园思想政治宣传栏
 - 下一篇:一种微型红外机芯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