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科用支吊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39081.5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8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程丽娜 |
| 地址: | 050082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骨科 吊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用支吊架,包括:第一固定板,其第一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收纳腔,且收纳腔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板的内部;第二固定板,其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一侧,且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延伸至收纳腔的内部的内部;预留孔,其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两侧,且预留孔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固定板的内部,两个所述预留孔关于第二固定板对称设置;固定凹槽,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上端;束缚绑带,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上方,所述束缚绑带的一侧设置有收缩扣,所述束缚绑带的另一端贯穿收缩扣。其实现了可以根据患者骨折骨头的延伸转态进行相应的捆绑固定,便于断裂骨头进行愈合,便于后续的治疗,提高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科用支吊架。
背景技术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骨科学在诊断、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手外科的建立和发展,使手外伤的诊治技术迅速得到普及和提高。骨折后,一般需要通过固定架进行复位固定,固定支架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
目前,所使用的支吊架对患者进行使用时,由于患者骨折位置的不同,骨头的延伸角度也会发生变化,而使用相同的支吊架容易造成骨头的固定不彻底,原本的弯折角度不能得到对应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骨折损伤,增加患者的伤痛,且固定不能使得肌肉进行一定的拉伸,容易造成固定位置处血液流通不畅,进一步增加病情,不能满足使用需求,这就需要一种骨科用支吊架来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科用支吊架,实现了可以根据患者骨折骨头的延伸转态进行相应的捆绑固定,便于断裂骨头进行愈合,便于后续的治疗,提高使用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科用支吊架,包括:
第一固定板,其第一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收纳腔,且收纳腔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板的内部;
第二固定板,其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一侧,且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延伸至收纳腔的内部的内部;
预留孔,其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两侧,且预留孔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固定板的内部,两个所述预留孔关于第二固定板对称设置;
固定凹槽,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上端,且固定凹槽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内部;
束缚绑带,其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上方,且束缚绑带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束缚绑带的一侧设置有收缩扣,且收缩扣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束缚绑带的另一端贯穿收缩扣。
优选的是,所述束缚绑带的内侧设置有开口槽,所述束缚绑带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条,且加强肋条的两端均延伸至开口槽的内部,所述加强肋条与束缚绑带榫接,且加强肋条与束缚绑带相贴合。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橡胶缓冲垫,且橡胶缓冲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贴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转动销,且转动销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9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