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红外线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36876.0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9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环通标准锅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4 | 分类号: | H05B3/04;H05B3/14;H05B3/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陆佳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红外线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红外线加热装置,包括红外线反射罩,所述红外线反射罩为多个倒“U”形结构,所述红外线反射罩与多个热吸收翅连接,所述热吸收翅连接循环水腔,所述循环水腔连接多个采暖散热翅,每一对所述热吸收翅与红外线反射罩的倒“U”形结构的开口处连接,所述红外线反射罩的内部设置多个碳纤维加热部件。本实用新型加热均匀,加热方式独特不会行成水垢;利用红外加热减少热传递损失,提高热效率;整体加热采用水电分离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碳纤维加热部件、红外线反射罩、热吸收翅之间紧密结合,有效传递热量的同时又能减少热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红外线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依据市场传统的电加热装置,容易出现结垢、爆管、漏电等事故;传统电加热的加热方式为2级热传递,即碳纤维阻性发热利用,传递热损失高,实际热利用率低。另外,传统电加热装置及应用电加热装置以金属管为主,电热材料大都使用镍铬合金、钼丝、铜丝、钨丝等,由于这些电热材料自身固有特性的原因,在使用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如通用镍铬合金材料、钼丝、铜丝、钨丝材料制成的电热体,在电加热过程中表面易氧化,由此造成局部过热而被烧断,使用寿命短。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改变传统的二级热传递,采用水电分离方式加热,加热部分与循环水部分紧密结合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红外线加热装置,改变传统的二级热传递,采用水电分离方式加热,利用碳纤维红外线作用水分子,加速分子运动水本身发热,加热部分与循环水部分紧密结合,水电彻底分离永不发生触电事故,加热均匀,加热方式独特不会行成水垢,利用红外加热减少热传递损失,提高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红外线加热装置,包括红外线反射罩,所述红外线反射罩为多个倒“U” 形结构,所述红外线反射罩与多个热吸收翅连接,所述热吸收翅连接循环水腔,所述循环水腔连接多个采暖散热翅,每一对所述热吸收翅与红外线反射罩的倒“U”形结构的开口处连接,所述红外线反射罩的内部设置多个碳纤维加热部件。
通过上述方案,碳纤维加热部件工作产生热量和红外线,部分红外线直接穿透金属材料作用给水进行加热,利用红外线加热能够减少热传递损失,提高热效率;另外,碳纤维作为加热源导热性好,碳纤维加热速度快;热吸收翅与红外线反射罩的倒“U”形开口处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能够避免热量的散失,红外线反射罩为多个倒“U” 形结构,与热吸收翅紧密相连,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碳纤维-红外反射罩-热吸收翅-循环水腔之间的热量传递,而碳纤维加热部件与循环水腔位于不同的腔室,该结构水电彻底分离不发生触电事故。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热吸收翅之间互相平行,每一对热吸收翅之间的距离小于红外线反射罩的倒“U”形结构的口径,所述热吸收翅的端部位于红外线反射罩开口内部,与红外线反射罩开口的两个端部重叠。这样的设置是一方面使得红外线反射罩将热吸收翅的端部包裹在红外线反射罩内部,另一方面这样能使热吸收翅和加热源碳纤维加热部件的距离更近些,传递热量的效果更快更好;热吸收翅的端部与倒“U”形结构开口的两个端部重叠,增大了接触面积,有利于热量的有效传递。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热吸收翅远离循环水腔的一端设有凸出部,所述红外线反射罩与热吸收翅的凸出部接触处设有凹槽,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槽扣合,所述凸出部也能设置在红外线反射罩上,所述凹槽对应设置在热吸收翅上,同样实现红外线反射罩与热吸收翅的扣合。
这样是既能使热吸收翅端部和红外线反射罩的连接更牢固,也加强了密封效果,进一步防止热传递损失。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红外线反射罩的内角位置设有碳纤维加热部件,所述红外线反射罩内部与热吸收翅的交界部位同样设置碳纤维加热部件。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碳纤维加热部件包括圆柱形碳纤维条和圆柱形碳纤维条外部包裹的绝缘材料。外部包裹绝缘材料可以防潮绝缘,且保护碳纤维,防氧化耐高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环通标准锅炉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环通标准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68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机用天车挡绳装置
- 下一篇:一种鞭炮串的封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