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34080.1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2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双成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A01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业 用捕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捕虫灯,所述捕虫灯悬挂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捕虫灯从俯视视角看为“8”字型,所述捕虫灯左右两个区域相连通,所述灯罩右半区为透光材质,所述灯罩左半区为不透光材质,通过灯罩内光源强弱的不同使得昆虫最终被吸引至较强光源的左腔室内,所述捕虫灯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顶盖、灯罩和底座,所述顶盖下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转动驱动玻璃罩的转动,通过玻璃罩的不断转动、玻璃罩上矩形窗口一和灯罩上的矩形窗口一的配合以及玻璃罩上矩形窗口二与左右腔室之间通孔的配合,最终实现灯罩左右腔室进虫口的开启和关闭,实现了防止昆虫逃逸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杀虫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领域,具体是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
背景技术
林业捕虫灯是利用光源对昆虫的吸引性,使得昆虫自然而然的飞入陷阱内;具体操作方法是将捕虫装置放入林间,在夜晚将电源打开,通过诱捕灯吸引周围昆虫落入陷阱,西靠陷阱内光源产生的高热能或其他杀虫设备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我国现有的捕虫灯入口结构简单,无法自动开启和闭合,昆虫进入陷阱内,当察觉到危险时,往往能很轻松的从陷阱内逃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捕虫灯,所述捕虫灯悬挂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捕虫灯从俯视视角看为“8”字型,所述捕虫灯左右两个区域相连通,所述捕虫灯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顶盖、灯罩和底座,所述灯罩右半区为透明材质,所述灯罩左半区为不透光材质,所述灯罩右半区内腔设有玻璃罩,所述玻璃罩开设有矩形窗口二,所述顶盖下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转轴,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玻璃罩的内表面上,所述灯罩右侧开设有与玻璃罩矩形窗口二适配的矩形窗口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灯罩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间隔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为螺纹接口,所述接口固定连接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所述第一灯管和第二灯管皆为螺旋线灯管,所述第一灯管为弱光源,所述第二灯管为强光源,所述底座设有移动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述顶盖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组挂钩。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杆和一组水平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表面固定连接若干吊环,所述安装板左端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安装板通孔且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底端插入地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灯罩左腔室内壁固定连接曲面电网,所述曲面电网连接移动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有“8”字形的捕虫灯,通过光源强弱的不同使得昆虫最终被吸引至较强光源的左腔室内,所述捕虫灯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顶盖、灯罩和底座,所述顶盖下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转动驱动玻璃罩的转动,通过玻璃罩的不断转动、玻璃罩上矩形窗口一和灯罩上的矩形窗口一的配合以及玻璃罩上矩形窗口二与左右腔室之间通孔的配合,最终实现灯罩左右腔室进虫口的开启和关闭,实现了防止昆虫逃逸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杀虫的效率,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中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中转动轮与转动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林业用捕虫装置中结构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双成,未经陈双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4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螺杆泵清洁用工装
- 下一篇:可拆卸式干湿分离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