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棒矫直机输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31635.7 | 申请日: | 202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1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陆增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应县增厚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05 | 分类号: | B21D3/05;B21D4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 地址: | 225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矫直机 输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棒矫直机输送机构,包括:固定架上间隔设有多组输送组件,每个输送组件均具有矫直间隙,多个矫直间隙限定出用于输送铜棒的输送通道,每组输送轮均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相邻的两个输送组件之间均设有导引件,导引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架上,导引件的另一端止抵在铜棒上。本实用新型的铜棒矫直机输送机构:由于多个输送组件在铜棒的输送方向上间隔设置,进而铜棒在输送通道移动的过程中就会沿着输送通道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将弯曲的铜棒矫直。同时,通过导引件对铜棒进行止抵,以使铜棒能朝向下一个矫直间隙移动,从而避免铜棒在输送通道内的移动轨迹发生偏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棒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棒矫直机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铜棒需要先对铜棒进行矫直,再将矫直后的铜棒输送至下一个工序进行拉伸、锻造等加工,但是矫直机在矫直的过程中,铜棒的移动轨迹可能会发生偏移,进而导致铜棒的矫直工序不精准,以影响下一阶段的加工。
因此,研发一种铜棒矫直机输送结构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一种必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棒矫直机输送结构,以避免铜棒在输送通道内的移动轨迹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棒矫直机输送结构,包括:
固定架,在所述铜棒的输送方向上,所述固定架上间隔设有多组输送组件,每个所述输送组件均具有矫直间隙,多个矫直间隙限定出用于输送所述铜棒的输送通道,每组输送轮均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矫直间隙位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
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输送组件之间均设有导引件,所述导引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导引件的另一端止抵在所述铜棒上以引导所述铜棒伸入所述矫直间隙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引件包括导引板和导引弹簧,所述导引板靠近所述铜棒的进料侧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导引弹簧的一端支撑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导引弹簧的另一端支撑在所述导引板远离所述铜棒的进料侧的一端以使所述导引板止抵在所述铜棒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铜棒的相对两侧均设有所述导引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铜棒的输送方向上,两个所述导引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导引件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铜棒位于两个所述限位柱之间,且所述限位柱靠近所述铜棒的进料侧设置,所述导引板可止抵在所述限位柱上以限制所述导引板的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从动轮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限定出所述矫直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上间隔设有两个限位凸环,所述从动轮上间隔设有两个限位凹槽,两个所述限位凸环一一对应地伸入两个所述限位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轮相连以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轮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轮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减速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应县增厚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宝应县增厚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16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板打灰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轻松装填的吸塑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