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套管穿线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30848.8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2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武;贺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磁特科技有限公司;东莞鸿昇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20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穿线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的送套管穿线机构,包括底座、储料夹滑动组件、移动座、第一气缸、套管储料夹、储料闭夹弹杆、储料夹移动推杆、后限位器、前限位器、固定夹、固定夹气缸、第二气缸、切刀杠杆、切刀、储料开夹推杆、储料开夹受推座和储料开夹导柱等。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能自动夹紧从送套管机传送过来的套管、将套管切断和通过固定夹来夹紧切断后的套管的后段部份,使被切断后的套管的前段部份能稳固地供绕线机进行绕线操作,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采用人手操作的方式来对变压器进行送套管、穿线和缠绕线而导致其具有工作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套管穿线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对变压器的绕线是先通过人手把套管穿到铜线上,然后,人手再采用穿有套管的铜线对变压器骨架进行缠线和绕线,人手穿套管、人手对骨架进行缠线和绕线的操作方式不但具有工作效率低和缠绕线效果差的不足,其还导致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的问题,其不符合企业大规模批量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送套管穿线机构,其整体的结构设计实现了能自动夹紧从送套管机传送过来的套管、将套管切断和通过固定夹来夹紧切断后的套管的后段部份,使被切断后的套管的前段部份能稳固地供绕线机进行绕线操作,且其进行上述操作无需人手参与,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采用人手操作的方式来对变压器进行送套管、穿线和缠绕线而导致其具有工作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和企业的劳务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送套管穿线机构,包括:底座;储料夹滑动组件,用于安装在底座的上面;移动座,用于安装在储料夹滑动组件的上面;安装座,用于安装在移动座的上面;第一气缸,用于安装在安装座的一侧;套管储料夹,用于安装在安装座的另一侧,且套管储料夹与第一气缸连接;储料闭夹弹杆,用于安装在第一气缸的一侧;储料夹移动推杆,用于安装在储料闭夹弹杆的一侧;后限位器,用于安装在储料夹移动推杆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储料夹中设置有储料孔,套管储料夹的一侧设置有前限位器。
作为优选,所述前限位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固定夹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夹气缸。固定夹的结构可采用但不局限于夹爪的结构,固定夹气缸的结构可采用但不局限于夹爪气缸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一侧设置有切刀杠杆,切刀杠杆的一侧设置有切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侧设置有储料开夹推杆,储料开夹推杆的一侧设置有储料开夹受推座。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储料夹设置有至少二个,每个套管储料夹的上面设置有储料开夹导柱,相邻二个套管储料夹之间设置有套管储料夹开合叉,套管储料夹开合叉与每个套管储料夹连接有铰轴,使套管储料夹开合叉被储料开夹受推座碰触并推动时,被推动的套管储料夹开合叉通过铰轴带动套管储料夹向外转动时能使套管储料夹张开,被推动的套管储料夹开合叉通过铰轴带动套管储料夹向内转动时能使套管储料夹闭合。
作为优选,套管储料夹是对储料夹的功能性限定,其就是储料夹。同理,储料闭夹弹杆是对弹杆的功能性限定,其就是弹杆;储料夹移动推杆和储料开夹推杆均是对推杆的功能性限定,其就是推杆。套管储料夹开合叉是对开合叉的功能性限定,开合叉相当于拨叉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储料夹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及于滑轨的上面滑动的滑块。移动座通过螺丝固定在滑块的上面。
作为优选,分别与第一气缸、固定夹气缸和第二气缸等部件控制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可采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采用但不局限于在阿里巴巴上销售品牌为VIGOR/丰炜、货号为4586的可编程控制器。操作人员能根据生产的需要通过控制器来设置控制各个部件运行的各项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磁特科技有限公司;东莞鸿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磁特科技有限公司;东莞鸿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08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技术测量装置
- 下一篇:可远程控制的视觉检测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