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球化整形用研磨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9190.9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3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牟勇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吉瑞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00;B03C1/22;B02C23/1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郭肖凌 |
地址: | 6208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负极 材料 整形 研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球化整形用研磨轮,包括粉碎装置、整形装置、和两个驱动电机,所述粉碎装置设置于整形装置正下方,所述粉碎装置右侧连接有驱动电机一(5),所述整形装置上方连接有驱动电机二(4),所述驱动电机一(5)与驱动电机二(4)转向相反,所述整形装置为整形轮,所述整形轮包括上下两个不同直径的固定圆环、一个底板和若干六棱柱,所述若干根六棱柱分别按照等比间距周向插设在上下两个固定圆环中间,所述底板固定在直径较小圆环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整形装置中整形轮由传统的分级叶轮改为带球化研磨功能的六棱柱整形轮,保障石墨整形研磨充分,同时提高了研磨轮的研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球化整形用研磨轮。
背景技术
中端等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工艺为原料粉碎-整形-包覆改性-碳化-成品,其中整形工艺对材料的电池性能至关重要。原料一般为人造石墨碎0-10mm,经过超微粉碎设备粉碎至D50为16-18um,振实密度0.6g/cm3,然后经过传统整形多台设备(整形机内部为粉碎磨盘和内整形轮)串并联循环多次8-10次整形将材料的振实密度由0.6提升到0.8以上,材料的形貌由不规则变成类似土豆形状。材料的电池容量和效率提升10%以上。传统整形机内部的分级轮一般采用的是60-90片5mm的金属叶片,分级轮主要用于粗细物料分级,传统整形研磨过程中需要多台设备循环整形,这会增加资金投入和能耗,并且石墨的整形研磨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效率高、研磨整形充分的研磨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球化整形用研磨轮,包括粉碎装置、整形装置、脉冲除尘器和两个驱动电机,所述粉碎装置设置于整形装置正下方,所述粉碎装置右侧连接有驱动电机一,所述整形装置上方连接有驱动电机二,所述整形装置连接有脉冲除尘器,所述驱动电机一与驱动电机二转向相反,所述整形装置为整形轮,所述整形轮包括上下两个不同直径的固定圆环、一个底板和若干六棱柱,所述若干根六棱柱分别按照等比间距周向插设在上下两个固定圆环中间,所述底板固定在直径较小圆环中。
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磨盘和锤头,所述磨盘为圆盘,圆盘上设有若干安装槽,所述若干安装槽以环形阵列方式设在圆盘上,所述锤头为上小下大的圆台,锤头通过安装槽固定在在圆盘上。
所述脉冲除尘器包括圆柱体和圆锥体两部分,圆柱体底面和圆锥体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柱体侧面上下两端分别开有第二进料口和出气口,所述圆锥体锥顶开有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上安装有控制开闭的阀门。
还包括料仓、除铁器、变频进料装置、外壳、引风机和管道,所述变频进料装置为水平设置的传送带,所述料仓位于传送带左侧正上方,传送带右侧正上方还设置有除铁器,所述外壳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外壳上方设有驱动电机二,外壳右侧设有驱动电机一,所述进料口位于传送带末端一侧下方,所述外壳内设置有整形装置和粉碎装置,所述出料口连通脉冲除尘器,所述管道包括连接整形装置出料口和脉冲除尘器进料口的管道一,以及连接脉冲除尘器出料口和引风机的管道二。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整形装置中整形轮由传统的分级叶轮改为带球化研磨功能的六棱柱整形轮,保障石墨整形研磨充分,同时提高了研磨轮的研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整形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仓,2-传送带,3-除铁器,4-驱动电机二,5-驱动电机一,6-第一进料口,7-第一出料口,8-管道一,9-脉冲除尘器,10-第二进料口,11-出气口,12-第二出料口,13-阀门,14-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吉瑞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吉瑞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91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明胶生产用高效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业机器人的支护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