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顶部全开窗的固膜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8897.8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3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谢俊;钟义程;李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佳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4 | 分类号: | A01G9/24;A01G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络智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0 | 代理人: | 张洁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顶部 开窗 排水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顶部全开窗的固膜排水系统,包括天沟,还包括与所述天沟铰接用于实现温室大棚顶部开窗或关闭的顶棚,以及靠近天沟并固定安装在顶棚上表面用于将覆盖于顶棚上的薄膜固定的固膜器,所述固膜器上具有用于收集附着在薄膜内壁上的冷凝水的第二流滴槽,所述第二流滴槽通过排水软管与所述天沟连通。本申请能够针对顶开窗式大棚一体化安装固膜器,实现薄膜的固定和张紧,同时,通过固膜器设置的特有第一流滴槽再结合排水软管能够将冷凝水在顶棚任一角度自动导入天沟内排出棚外,无需单独安装冷凝水收集槽或者排放装置,集成化高,针对冷凝水的收集,排放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大棚领域,尤其涉及顶部全开窗温室大棚的排水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顶部全开窗的固膜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温室大棚属于半封闭式建筑,白天在较强日照作用下,温室内温度升温迅速,会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一般采用温室外遮阳或者温室顶开窗、侧开窗通风的方式进行降温。现目前薄膜温室顶开窗通风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其一、电动卷膜顶开窗,其优点是造价低,缺点是密封性差,抗风能力弱,损坏率高,需要频繁更换。
其二、弧形齿条顶开窗,其通风口开启角度小于35度,通风效率低,且每扇通风窗至少需要一台电机传动,对于多跨度多扇通风窗的联栋温室,需要多套开窗系统;采用此种方式开窗系统造价相当高,实用性也不好;同时,多台电机工作会带来更高的故障率,导致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不好。
其三、双轨道式齿条顶开窗,其用两台电机分别带动上下两根齿条运行,可实现一定面积(一般为3500平米)的左右窗户的分开控制,左右窗可单独通风,也可以同时通风。此种顶开窗系统减少了电机使用量,降低了造价。通风口开启角度比弧形齿条顶开窗稍大,能达到40度左右,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温室快速通风降温的需求。
上述现有三种典型的顶开窗设计的原理都是以温室屋脊为轴心,窗框的活动边挂在屋脊上转动,实现窗框的开启或者闭合。其安装难度大,维护不方便且排出温室内湿热空气效率低。最为关键的是针对膜内产生的冷凝水需要在屋脊处安装单独的收集装置,后续安装复杂,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更为便捷有效,结构更简单紧凑且有效的集成化排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记载的现有顶开窗温室大棚需要单独安装冷凝水收集装置对膜内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收集排放,导致结构复杂,集成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顶部全开窗的固膜排水系统。本系统通过集成顶开窗的结构实现外部雨水和内部冷凝水的收集排放,密封性好,结构集成度高,且可以实现冷凝水在温室顶棚开窗和关闭全程进行收集,对冷凝水进行集中引流,排放到棚外,不对棚内的温湿度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顶部全开窗的固膜排水系统,包括天沟,还包括与所述天沟铰接用于实现温室大棚顶部开窗或关闭的顶棚,以及靠近天沟并固定安装在顶棚上表面用于将覆盖于顶棚上的薄膜固定的固膜器,所述固膜器上具有用于收集附着在薄膜内壁上的冷凝水的第二流滴槽,所述第二流滴槽通过排水软管与所述天沟连通。
为获得本申请较佳技术效果,革新现有以屋脊为中心安装的结构设置,所述天沟具体采用下述结构形成,具体而言,所述天沟包括一体成型并向上弯曲的本体,与本体两内侧壁固连用于形成密封本体上方开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与所述顶棚铰接的支架,所述盖板与本体形成两端开口的第一排水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佳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佳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88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天沟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冷裱工艺生产纸箱板压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