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耳部穴位治疗的头戴式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8751.3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0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侯裕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捷达电子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 | 吕诗 |
地址: | 5106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耳部 穴位 治疗 头戴式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耳部穴位治疗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以及安装在耳机主体上的耳机筒,所述耳机筒与耳机主体连接处设置有耳机筒角度调整器,耳机筒内分别安装有红外光发射二极管以及脉冲电极片,红外光发射二极管和脉冲电极片分别和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红外光发射二极管,接收控制器传输的光谱信号,并发射红外光信号;脉冲电极片,接收控制器传输的脉冲电流,并传导至人体的耳穴皮肤。该耳机有利于患者的佩戴耳机的舒适度及无需药物治疗以及采用人工按摩的方式就可达到减轻患者失眠和抑郁症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部穴位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耳部穴位治疗的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通过两个耳垂上的穴位按摩可减轻患者失眠和抑郁症状,而传统的耳机只是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供人体进行音乐的欣赏;且传统的用于助眠治疗患者失眠和抑郁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或者采用人工在患者的两个耳垂上用手进行按摩使其达到减轻患者失眠和抑郁症状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角度调整紧贴耳垂体的耳部穴位治疗患者失眠和抑郁症状的头戴式耳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耳部穴位治疗的头戴式耳机,包括耳机主体,以及安装在耳机主体上的耳机筒,所述耳机筒与耳机主体连接处设置有耳机筒角度调整器,耳机筒内分别安装有红外光发射二极管以及脉冲电极片,红外光发射二极管和脉冲电极片分别和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红外光发射二极管,接收控制器传输的光谱信号,并发射红外光信号;脉冲电极片,接收控制器传输的脉冲电流,并传导至人体的耳穴皮肤。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芯片U1和控制芯片U2,所述控制芯片U1控制控制芯片U2独立发送光谱信号和脉冲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光谱信号为0.75μm~6μm的光谱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脉冲电流为0.5Hz~1000Hz的低频脉冲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主体还包括横向张开扩大的弹性头匝。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筒包括左耳机筒和右耳机筒。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主体还包括左右伸缩杆。
进一步地,所述左、右耳机筒还设置有左右软质耳垫。
进一步地,所述左耳机筒或右耳机筒外侧还设置有安装电池的电池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的一种用于耳部穴位治疗的头戴式耳机,在患者戴上耳机筒时,通过正向旋转耳机筒角度调整器的角度调整,以适应于不同患者的面型曲面,方便紧贴于耳垂体,有利于患者的佩戴耳机的舒适度及通过耳部穴位治疗减轻患者失眠和抑郁症状的效果,且通过红外光发射二极管接收控制器传输的光谱信号,并红外发射信号以及脉冲电极片接收控制器传输的脉冲电流,并传导至人体的耳穴皮肤无需药物治疗以及采用人工按摩的方式就可达到减轻患者失眠和抑郁症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耳部穴位治疗的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耳机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耳部穴位治疗的头戴式耳机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捷达电子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捷达电子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87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使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
- 下一篇:一种测量装置和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