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油气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7555.4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1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辉;李亚冬;袁怡之;礼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林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047;B01D53/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地址: | 116100 辽宁省大连市普***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寒冷 地区 油气 净化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寒冷地区的油气净化系统,缓冲罐的出口依次通过压缩机、换热器与吸附床的入口连接;吸附床的出口分别通过单向阀与缓冲罐的入口和膜分离组件的入口连接;膜分离组件的净化出口与净化气体排空管线连接、回收出口连接于储罐;吸附床与两个单向阀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烃类浓度传感器;吸附床的入口和膜分离组件的入口分别通过阀门与真空泵的入口连接,真空泵的出口连接于储罐。本实用新型将中温变压吸附和小型膜分离有效耦合,能够避免寒冷地区因管道中气体温度过低而导致管路、设备堵塞的弊端,而且缩小了膜分离装置的规模,降低了设备投资,使得尾气中的烃类浓度符合净化要求,油气净化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耦合中温变压吸附和小型膜分离的油气净化系统,尤其适用于在寒冷地区运行。
背景技术
油气净化是响应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根据地区不同要求在不同时间内对加油站内、储油库和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部署的重要落实,也是保护环境,避免严重危害大气、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因此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油气净化首当其冲成为了率先改革的排头兵。截至目前为止,油气回收拥有多种技术手段,例如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以及膜分离法等已广泛应用。
冷凝法是利用冷凝剂通过热交换器将油气冷却成液态进而回收油气的一种方法,通过各种烃类VOCs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具有不同的饱和蒸汽压,通过降低温度、增加压力等方法使其首先凝结出来。冷凝法回收油气的安全系数很高,但需要日常维护,虽然可直观的看到液态油气的回收,但是一次性投入资金巨大,成本过高,而且单一冷凝法的达标需要降至很低的温度,因此耗电量巨大,对环境造成严重负担,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
膜分离法是利用烃类VOCs与空气在膜内扩散性能(即渗透率)的不同来实现分离,即油气/空气的混合物在压力作用下通过膜分离装置,利用其筛分性能使得油气通过膜而其他气体无法通过进而完成分离。由于油气易燃易爆的属性,所以一般采用真空环境下提供压力差,革新在于新型分离膜的研发和应用,通过膜分离技术回收和净化油气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吸附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与吸附剂之间结合力强弱差别进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分离方法,其实质是分离混合物中与吸附剂结合强弱不同的分离手段,实现难吸附与易吸附组分之间的分离,在进气过程中油气被吸附剂捕获在吸附剂表面,未被捕获的气体、水以及微量满足排放条件的油气可直接排放至大气环境中,表面附着油气的吸附剂在通过诸如升温,减压等方式完成再生,达到吸附剂循环利用的目的,并且解析出来的油气可以通过油品进行吸收。吸附法回收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吸附剂的吸附性能以及处理流程是否合理,吸附法固然安全、经济、可循环利用,但受吸附剂本身吸附性能的影响,一定存在解析不完全的情况且吸附量受到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林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未经伟林环保科技(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75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流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火防霉功能的瓦楞纸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