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可张拉钢筋直螺纹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4730.4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3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储宏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文娟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08;E04C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6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可张拉 钢筋 螺纹 连接 装置 | ||
一种装配式可张拉钢筋直螺纹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螺套、第二螺套和连接套筒。第一螺套和第二螺套的内螺纹分别用于与第一钢筋丝头和第二钢筋丝头的外螺纹相旋合形成第一螺纹副和第二螺旋副,第一螺套的外螺纹与连接套筒的内螺纹相旋合形成第三螺纹副;连接套筒的一端设有圆锥孔,圆锥孔的直径尺寸由内向外逐渐减小;第二螺套的外侧面的一端设有第一圆锥面,第一圆锥面与连接套筒的圆锥孔锥度相等且相接触。本实用新型能在两根钢筋不能沿径向和轴向移动、不能转动、且两根钢筋丝头螺纹的螺旋线存在偏差错位的情况下,实现两根钢筋之间的可靠连接,并施加预应力张拉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钢筋连接和施加预应力张拉力的装置,适用于装配式预制构件之间,以及预制构件与现浇和后浇混凝土结构之间的钢筋连接,特别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装配式连接,如先张法或者后张法预应力构件。能在被连接钢筋不能沿径向和轴向移动,不能转动,钢筋丝头螺纹的螺旋线偏差错位的建筑环境下使用。
背景技术
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以下简称“规程”)指出,“装配式结构成败的关键在于预制构件之间,以及预制构件与现浇和后浇混凝土之间的连接技术,其中包括连接接头的选用和连接节点的构造设计”,“预制构件的连接技术是装配式结构关键的,核心的技术。其中,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技术是本规程所推荐主要的连接接头技术,也是形成各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基础”(“规程”条文说明3.0.3,4.2.1)。
然而,通过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一系列规定的研究分析以及工程实践发现,该连接技术并不理想,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已经成为制约装配式建筑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其主要的缺陷列举如下:
1、无法适用于预应力结构装配式连接,相当程度上成了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瓶颈难题。由于缺少先张及后张预应力构件,全面推广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难度很大。不能采用大跨度,无支撑的结构;不能采用高强钢筋、高强混凝土降低造价;
2、成本高,操作复杂,难检测。2016年4月11日的《建筑时报》第7版对此已有报道:“不仅耗材多(要求严格的高强灌浆料和又粗又长的套筒)、成本高,而且灌浆套筒连接操作程序复杂、专业要求高,施工中影响质量的环节、因素众多,且难避免,难控制,更难以检测,很难检查连接接头的质量到底如何?对此,技术专家一直担忧不安”;
3、灌浆施工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限制了施工的地域及季节。《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2015 6.3.9第2条规定:“灌浆施工时,环境温度应符合灌浆料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宜施工,低于0℃时不得施工;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应采取降低灌浆料拌合物温度的措施”;
4、灌浆料需在加水后30分钟内使用完,超时只能丢弃。《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2015条文说明6.3.9最后一段规定:“灌浆料拌合物的流动度指标随时间会逐渐下降,为保证灌浆施工,本条规定灌浆料宜在加水后30min内用完。灌浆料拌合物不得再次添加灌浆料、水后混合使用,超过规定时间后的灌浆料及使用剩余的灌浆料只能丢弃”。
目前建筑行业用于钢筋连接的主要技术是钢筋机械连接,即通过钢筋与连接件或其他介入材料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钢筋机械连接的主要形式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是用专用设备先将两根钢筋端部制作出带有相应螺纹的钢筋丝头,再用带有相应内螺纹的连接套筒将两根钢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文娟,未经何文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4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持装置及金属纯度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机械化氨水澄清槽排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