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NTC温度传感器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22040.5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3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徐凯凯;谭志鹏 |
地址: | 5285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tc 温度传感器 封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NTC温度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连接有两条或大于两条的引脚,还包括硅胶玻纤管和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的一侧面开设有连通到金属外壳内的安装口,所述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所述引脚从安装口伸出,所述硅胶玻纤管设于所述金属外壳与热敏电阻之间,每一条所述引脚上套有耐热套管,每一个所述耐热套管的外侧套有耐热绝缘套管,所述金属外壳内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硅胶玻纤管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便捷的NTC温度传感器封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NTC温度传感器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NTC温度传感器一般能够耐受较高的温度,其感温部分能够耐受260摄氏度的温度,因而其一般可用于烤箱、空炸锅等。为了可在该温度调节下使用,对NTC温度传感器进行封装可采用无机环氧树脂进行封装,其耐受温度可达400摄氏度。然而,无机环氧树脂的流动性差难以实现自动化封装,需要采用人手封装,但是,人手封装的工作效率低、人力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便捷的NTC温度传感器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NTC温度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连接有两条或大于两条的引脚,还包括硅胶玻纤管和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的一侧面开设有连通到金属外壳内的安装口,所述热敏电阻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所述引脚从安装口伸出,所述硅胶玻纤管设于所述金属外壳与热敏电阻之间,每一条所述引脚上套有耐热套管,每一个所述耐热套管的外侧套有耐热绝缘套管,所述金属外壳内壁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硅胶玻纤管过盈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外壳外壁设有凹槽,使得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壁形成所述凸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条所述引脚远离所述热敏电阻的端部称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铜带铆接有导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双壁热缩管,所述第二双壁热缩管包围连接部和所述铜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外壳上套有第一双壁热缩管,所述第一双壁热缩管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外侧,所述第一双壁热缩管延伸到包围所述第二双壁热缩管的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热套管为聚酰亚胺套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热绝缘套管为玻纤套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热套管、所述耐热绝缘套管分别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所述耐热套管、所述耐热绝缘套管分别延伸到所述安装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包括导线主体、包围所述导线主体外壁的氟塑层,所述引脚通过铜带铆接所述导线主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耐热套管包裹住引脚以达到较好的耐高温作用,避免外界的温度直接通过引脚而传递热量到热敏电阻,耐热绝缘套管包围该耐热套管,一方面进一步提高耐热的性能,另外一方面,通过该耐热套管、耐热绝缘套管能够有效减少引脚发生变形的可能;该硅胶玻纤管设置于热敏电阻与金属外壳之间,热敏电阻从该硅胶玻纤管的一端突出并设于金属外壳内远离安装口的端部,通过金属外壳实现热传递,把热量传导到热敏电阻,从而实现良好的导热,通过该凸起压紧该硅胶玻纤管而实现过盈配合,从而实现硅胶玻纤管与金属外壳之间的固定连接;与传统采用无机环氧树脂来封装热敏电阻相对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安装效率更高,实际使用中可采用例如机械手等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22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抹额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釉砖耐磨试验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