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极卷干燥用卷筒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19742.8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9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温安;李奎;刘启伟;刘冯新;李德旭;尹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6 | 分类号: | F26B25/06;H01M4/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刘梦晴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动力电池 干燥 卷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卷干燥用卷筒,锂离子动力电池极卷干燥用卷筒为金属‑塑料复合结构,包括金属筒和耐磨塑料筒,金属筒的外径尺寸不小于200mm;耐磨塑料筒嵌固在金属筒内。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卷干燥用卷筒能够保证极片的干燥效果,提高极片的质量,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极卷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卷干燥用卷筒。
背景技术
目前叠片类动力电池极片制备工艺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间隙涂布→连续辊压→连续分切→模切→极片干燥→叠片,第二种为连续涂布→连续辊压→连续分切→极卷连续烘烤→模切→叠片。第一种工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间隙涂布效率低下,头尾消薄存在安全隐患;第二、辊压延展大,容量损失多;第三、分切一出多条,边缘毛刺风险增加;第四、模切效率低下;第五、极片干燥效率低,设备利用率低;而第二种工艺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采用塑料卷筒收卷会导致极卷烘烤水分一致性差;第二、采用金属卷筒收卷会导致卷筒内部摩擦掉金属屑,影响产品安全;第三、小内径卷筒模切后极卷拱形,叠片时极片吸盘易掉落造成报废。
专利CN209567672U公布了一种可减少打皱的卷筒,针对极片收卷打皱做了一定改善说明;但不能满足极卷高温烘烤的要求。
专利CN 208736060U公布了一种极卷干燥装置,烤箱内六面同时加热并且极卷卷轴加热,卷筒选用金属卷筒;虽然增加了卷轴加热,但是没有考虑使用纯金属卷轴带来的金属摩擦掉粉所引起的安全隐患,没有考虑对比卷径尺寸大小对后续加工的影响。
专利CN 206160649U公布了一种卷料干燥装置,重点对烤箱的工作方式进行了设计,提到了大尺寸卷筒的使用;但是没有针对卷筒使用的水分一致性和干燥效率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实际生产面临产能压力,对极卷的干燥效率有较高要求。
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卷干燥用卷筒有工程塑料卷筒和金属卷筒。采用工程塑料塑料卷筒,存在导热性差,导致收卷半径超过300mm时,同样的烘烤工艺卷芯内与外层温度存在差异,导致实测水分存在差异,达不到烘烤要求的问题;采用金属卷筒,存在分切收卷及搬运过程中内壁易摩擦掉金属屑,影响安全的问题。此外,上述两种卷筒均存在越靠近卷芯内部的极片弯曲度越大,导致内部极片模切后起拱严重,影响叠片使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极卷干燥用卷筒,能够保证极片的干燥效果,提高极片的质量,安全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卷干燥用卷筒,所述锂离子动力电池极卷干燥用卷筒为金属-塑料复合结构,包括:
金属筒,所述金属筒的外径尺寸不小于200mm;
耐磨塑料筒,所述耐磨塑料筒嵌固在所述金属筒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卷干燥用卷筒,锂离子动力电池极卷干燥用卷筒为金属-塑料复合结构,将耐磨塑料筒嵌固在金属筒内,耐磨塑料筒能够防止干燥卷筒在分切使用、周转、烘烤、模切、上卷、下卷及搬运过程中摩擦掉金属粉末造成安全隐患,有效杜绝金属粉尘对极片的污染;金属筒可以保证卷芯内部导热一致性,提高导热效率,避免导热不均造成极片水分不一致;金属筒为外径不小于200mm的大尺寸卷筒,能够有效缓解内层极片收卷时的弯曲程度,进一步改善模切成型后的极片翘曲。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极卷干燥用卷筒能够保证极片的干燥效果,提高极片的质量,安全性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耐磨塑料筒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通槽,多个所述通槽在环向方向上间隔开地分布;所述金属筒的内周壁设有多个凸台板,多个所述凸台板在环向方向上间隔开地分布;多个所述凸台板的内端一一对应适配地嵌固在多个所述通槽中,多个所述凸台板将所述金属筒的内周壁与所述耐磨塑料筒的外周壁之间的环形空间隔隔成多个第一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聚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9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