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件翻边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18003.7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2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蔡恩平;曹世亭;冯定银;黄柱明;王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美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9/08 | 分类号: | B21D19/08;B21D37/1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件翻边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件翻边模具,包括下模板、上模板、承载组件、压料板、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及翻边机构。上模板与下模板相对设置,承载组件包括凹模及活动凹模,凹模和活动凹模均设置于下模板上,且凹模和活动凹模相对设置。压料板设置于下模板和上模板之间,压料板通过弹性件与上模板连接。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翻边凸模靠近活动凹模,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翻边凹模靠近凹模,将板件两侧孔的周缘翻边。上述板件翻边模具,能够一次将板件的两侧翻边,从而可以保证两侧翻边形状一致,加工出的板件质量较高,加工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件翻边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金属材质的汽车内板件一般是通过模具压型或整形加工成型。汽车内板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汽车内板件上设置对称的翻边结构。目前,汽车内板件两边的翻边结构是通过两道加工工序完成的,需要先加工出一遍的翻边结构,再加工另外一遍的翻边结构。
但是,采用两道工序进行翻边加工,由于加工误差等原因,难以保证两个对称翻边成型后完全一致,加工出的汽车板件的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采用两道工序进行翻边加工,难以保证两个对称翻边成型后完全一致的问题,提供一种板件翻边模具。
一种板件翻边模具,包括:
下模板;
上模板,与所述下模板相对设置;
承载组件,包括凹模及活动凹模,所述凹模和所述活动凹模均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凹模和所述活动凹模相对设置;
压料板,设置于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上模板之间,所述压料板通过弹性件与所述上模板连接;
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斜楔及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斜楔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第一斜用于楔驱动所述第一滑块靠近所述活动凹模;
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斜楔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斜楔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第二斜楔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块靠近所述凹模;及
翻边机构,包括翻边凹模及翻边凸模,所述翻边凸模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翻边凹模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的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第一复位件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靠块,所述第一靠块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第一靠块位于所述第一斜楔远离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一斜楔与所述第一靠块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弹性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靠块,所述第二靠块设置于所述下模板上,且所述第二靠块位于所述第二斜楔远离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二斜楔与所述第二靠块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上托板,所述上托板通过垫脚安装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弹性件穿过所述上模板与所述上托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内导柱,所述内导柱滑动穿设于所述上模板内,所述内导柱的一端与所述压料板连接,所述内导柱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上模板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导柱,所述定位导柱滑动穿设于所述上模板内,且所述定位导柱的一端与所述压料板连接,所述定位导柱伸出所述上模板的端部设有凸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美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美龙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8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电检修用的多功能维修包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预防肺炎用隔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