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调节式自动化采集数据的桥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15555.2 | 申请日: | 2020-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4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朱英旭;胡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婉文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E01D19/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曾凤云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自动化 采集 数据 桥梁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调节式自动化采集数据的桥梁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和第二伸缩杆。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外套杆、滑杆、重锤、刻度、对准箭头和摄像机,重锤在重力作用下带动滑杆沿外套杆滑落,重锤接触桥梁顶面,对准箭头下沉对准相应的刻度,此时的刻度为起始刻度,摄像机面向对准箭头,在沉降检测的过程中,摄像机每隔一段时间对对准箭头和刻度进行拍摄,而后通过图像发射模块发射到终端上,工作人员可通过观察图片信息看到对准箭头对准的刻度,从而判断对准箭头上移还是下移,以及移动的刻度,从而判断沉降带两侧的沉降差情况,本装置结构简单,可长时间连续对沉降带进行沉降差检测,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可调节式自动化采集数据的桥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检测项目多种多样,桥梁在建造过程中会留置多条沉降带,避免桥梁不均匀沉降而导致桥梁整体受损,因此,需要对沉降带两侧的桥面进行检测,观察不均匀沉降差,从而判断不均匀沉降是否位于规定范围内,从而避免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桥梁事故。
传统的桥梁不均匀沉降大多数使用经纬仪或者全站仪观测沉降点进行,架设仪器和观测过程都十分麻烦,使用非常麻烦,做不到全天候连续观测,而且在观测的过程中不能有障碍物遮挡,有时障碍物会遮挡观测点,而一旦观测点确定后,后期无法更改和调整,因此,使用存在较多的不便,同时,经纬仪和全站仪属于专业设备,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成本投入大。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调节式自动化采集数据的桥梁检测装置,具备便于使用、成本低廉、可连续观察检测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使用、成本低廉、可连续观察检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可调节式自动化采集数据的桥梁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和第二伸缩杆,所述安装板顶面中心位置竖向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并且连接板通过转动杆与横杆转动连接,所述横杆另一端竖向固定连接有外套杆,且外套杆内部开设有滑槽,并且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底面固定安装有重锤,且滑杆一侧表面中心位置印刷有对准箭头,并且对准箭头一侧位于滑杆表面通过挑杆固定安装有摄像机,所述摄像机面向对准箭头设置,且摄像机内部集成有图像发射模块,所述外套杆外表面位于对准箭头另一侧印刷有刻度,且刻度中间位置为零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伸缩杆表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且固定环和横杆之间设置有第一伸缩杆,并且第一伸缩杆两端分别与固定环和横杆铰接,所述横杆一侧表面横向嵌入有水平泡。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池壳,且电池壳内部安装有蓄电池,并且蓄电池配合使用有光伏发电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通过电连接线与摄像机电性连接,且电连接线足够长。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长度大于沉降带宽度,且横杆为不易变形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一端开设有槽,且槽套接在连接板外表面,所述转动杆贯穿横杆一端开设的槽和连接板并与横杆一端和槽转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调节式自动化采集数据的桥梁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婉文,未经胡婉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5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设计用的管道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用起锚机的安装底座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