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树植物的智能培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13075.2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2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周语;沈小雪;郭文潇;李瑞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74 | 代理人: | 尹怀勤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树 植物 智能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树植物的智能培养装置,包括内部放置有营养基质的矩形壳体、安装于矩形壳体上的传感器组件、镶嵌于矩形壳体内部下侧的底板;所述矩形壳体下部设置有矩形内凹,所述传感器组件均与矩形内凹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PH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水位检测传感器、土壤传感器。其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可实时监测盐度,PH以及土壤湿度的智能培养装置,方便人工实时控制红树植物所需的环境变量,同时支持单个或多个智能培养装置的培养基质补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培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红树植物的智能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红树林是一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受周期性潮水浸淹的木本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泥质滩涂上,也有少数在泥沙滩上生长。红树林湿地在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保堤、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海水等方面具有多种重要作用。
由于红树林生存于海水环境中,海水环境复杂,因此红树林相对于其他植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同时红树林的生存环境特殊,导致了红树植物人工培养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红树植物人工培养难度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红树植物的智能培养装置,具体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红树植物的智能培养装置,包括内部放置有营养基质的矩形壳体、安装于矩形壳体上的传感器组件、镶嵌于矩形壳体内部下侧的底板;所述矩形壳体下部设置有矩形内凹,所述传感器组件均与矩形内凹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PH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水位检测传感器、土壤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壳体上部外侧设置有圆形注水口,对应内侧设置有方形注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壳体采用聚苯烯树脂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组件还包括分别与PH传感器、盐度传感器、水位检测传感器、土壤传感器串口连接且设置有单片机的PCB板,与所述PCB板电气连接的电源,与所述单片机串口连接的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15上设置有卡扣槽,所述PH传感器和盐度传感器均卡合于所述卡扣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凹的外侧表面螺栓连接有带有开口的外盖,所述开口的形状和位置与所述显示屏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矩形结构,设置有透气孔和位于拐角处的四个空心支撑圆台。
进一步地,所述营养基质由海砂、霍格兰营养液和盐水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可实时监测盐度,PH以及土壤湿度的智能培养装置,方便人工实时控制红树植物所需的环境变量,同时支持单个或多个智能培养装置的培养基质补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矩形壳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矩形壳体(不含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矩形壳体(含外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土壤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1-PH传感器;2-盐度传感器;3-圆形注水口;4-方形注水口;5-显示屏;6-电源;7-PCB板;8-水位检测传感器;9-单片机;10-土壤传感器;11-底板;12-透气孔;13-空心支撑圆台;14-外盖;15-内凹;16-卡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3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漆涂料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螺旋搅拌刮料带的己内酰胺结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