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12919.1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5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20 | 分类号: | B65D90/20;B65D9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科果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3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箱 框架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结构,包括在分别设置在罐体两端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由横梁和立柱构成的框体;罐体的外围还设有多个外加强筋,框体的四角分别通过斜支撑与最外端的外加强筋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罐体外侧设置可拆卸的框体和外加强筋,并充分利用框体、外加强筋之间的空间,通过附加件来提供全方位的加固,包括了斜支撑、底斜支撑和加强围板;这样就使箱体的承受力由多个方向的支撑力来保证,同时多部件的组合也避免了单件的尺寸和重量过大,从而方便拆卸转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转运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沥青在运输时采用集装箱运输的方式,由于沥青温度变低了之后就会凝固,无法装卸、倒运,所以一般沥青集装箱里面都设有加热装置。现有沥青集装箱加热一般采用烟道加热,烟道加热采用燃烧器喷射火焰的方式对换热管端部进行加热,火焰产生热量加热火管,火管加热周围的沥青,再通过沥青的导热和对流换热把热量传递到整罐沥青中,采用此种加热方式效率偏低,热量损失大,浪费燃料,而且导热较慢。
沥青集装箱实现了海运、铁路和汽车多式联运,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沥青集装箱具有自带加热管道,可以实现运输全程一次加热完成接卸作业。避免了传统运输倒装和多次加热,减少了运输途中沥青的损耗及加热成本。然而现有物流市场运行的沥青罐式集装箱,端框采用通常纵梁,端框为主要纵向力承载结构,外保温层包覆需另外设置角铁支架;在往其他运输装置倒运时非常不方便,倒运时间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结构,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通过框架结构来对沥青罐式集装箱的固定进行优化,方便拆卸及转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罐式集装箱框架结构,包括在分别设置在罐体两端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由横梁和立柱构成的框体;罐体的外围还设有多个外加强筋,框体的四角分别通过斜支撑与最外端的外加强筋相连接。
所述的横梁与立柱之间还设有加强围板,位于框体底部的横梁与其邻近的斜支撑之间还设有底斜支撑。
所述的加强围板与横梁的夹角为30°~45°;
所述底斜支撑与横梁的夹角为45°~65°。
所述的斜支撑与立柱的夹角为60°~75°。
所述罐体两端的框架相对称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罐式集装箱框架结构,通过在罐体外侧设置可拆卸的框体和外加强筋,并充分利用框体、外加强筋之间的空间,通过附加件来提供全方位的加固,包括了斜支撑、底斜支撑和加强围板;这样就使箱体的承受力由多个方向的支撑力来保证,同时多部件的组合也避免了单件的尺寸和重量过大,从而方便拆卸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固定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的顶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结构的底部示意图;
其中,1为罐体,2为框架,3为爬梯,201为横梁,202为立柱,203为斜支撑,204为底斜支撑,205为加强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29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罐式集装箱用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大容积的轻型沥青罐式集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