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差速器总成内润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12010.6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9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田原;沈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48/38;F16H57/023;F16C3/02 |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苏娟 |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差速器 总成 润滑 结构 | ||
1.车用差速器总成内润滑结构,包括输出法兰(1),小间隙配合套在输出法兰(1)的法兰轴(11)上的差速器壳体(2)、左右对称装在差速器壳体(2)内且套装在法兰轴(11)上的半轴齿轮(3),半轴齿轮(3)与差速器壳体(2)之间采用平垫片(4)轴向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法兰轴(11)与差速器壳体(2)之间形成油路一(A),且油路一(A)在法兰轴(11)外周面均匀间隔分布,半轴齿轮(3)与平垫片(4)之间形成油路二(B),且油路二(B)和油路一(A)由半轴齿轮(3)、差速器壳体(2)和法兰轴(11)之间的间隙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差速器总成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法兰轴(11)的外周面上具有过油面(11.1),过油面(11.12)与差速器壳体(2)之间的径向间隙大于法兰轴(11)与差速器壳体(2)的配合间隙,且过油面(11.1)的轴向长度等于法兰轴(11)与差速器壳体(2)小间隙配合的轴向长度,过油面(11.1)在法兰轴(11)外周面上均匀间隔分布多个,过油面(11.1)与差速器壳体(2)之间形成油路一(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差速器总成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油面(11.1)为平面或内向凹进的圆弧面,过油面(11.1)与差速器壳体(2)之间的径向间隙大于法兰轴(11)与差速器壳体(2)的配合间隙0.2~0.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差速器总成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油面(11.1)为内向凹进的圆弧面,且过油面(11.1)与法兰轴(11)外周面以圆角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差速器总成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单个过油面(11.1)在法兰轴(11)外周面上所占的角度不超过30度,过油面(11.1)的数量为二至六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差速器总成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轴齿轮(3)由齿轮部(31)和轴套部(32)一体成型组成,齿轮部(31)和轴套部(32)呈T字型分布,平垫片(4)套在轴套部(32)上且夹在齿轮部(31)与差速器壳体(2)之间,油路二(B)从齿轮部(31)的外周边缘延伸至齿轮部(31)与轴套部(32)的过渡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差速器总成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部(31)与轴套部(32)的过渡位置上开有环形的轴径越程槽(33),油路二(B)从齿轮部(31)的外周边缘内向伸延伸与轴径越程槽(33)联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差速器总成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路二(B)为开设在齿轮部(31)与平垫片(4)贴合的平面上的弧形槽,油路二(B)的两端与齿轮部(31)的外周边缘齐平,油路二(B)的中间与轴径越程槽(33)联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差速器总成内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路二(B)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状,油路二(B)的深度为0.2~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20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显示器光电板对位纠偏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钢龙骨小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