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生儿科临床转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11991.2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6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艳;李静叶;苏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明艳 |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邹长斌 |
| 地址: | 473400 河南省南阳市唐***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生 儿科 临床 转运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科临床转运设备,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控制器以及蓄电池,所述框架顶部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内两侧均设有若干个水平缓冲装置,所述水平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所述外壳胶合固定,所述缓冲块远离所述外壳一侧设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与所述内壳胶合固定,所述缓冲块中部设有与所述挤压块相配合的卡槽,有益效果:当转运设备发生晃动时,水平方向,缓冲块与挤压块、缓冲颗粒与挤压颗粒彼此相互作用从而缓冲内壳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冲击力,同时导杆伸入支外壳内,第一缓冲弹簧逐渐压缩,二次缓冲内壳受到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生儿科临床转运设备。
背景技术
新生婴儿出生后如出现病情危重的情况,需从基层医院转至上层医院,路途遥远,在转运过程中,救护车容易出现颠簸或紧急刹车等不可避免的理化因素,但救护车上缺乏对新生婴儿的固定保护,容易产生不可抗拒的危险,加剧婴儿的疾病状况甚至于死亡。
临床上将胎儿期划分为3个阶段:①妊娠早期,此期为l2周,受精卵从输卵管移行到宫腔着床,细胞不断分裂增长,迅速完成各系统组织器官的形成。此期各组织器官处于形成阶段,若受到感染、放射线、化学物质或遗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可引起先天畸形甚至胎儿夭折。②妊娠中期,自13周至28周(16 周),此期胎儿体格生长,各器官迅速发育,功能日趋成熟。至28周时,胎儿肺泡发育基本完善,已具有气体交换功能,在此胎龄以后出生者存活希望较大。③妊娠后期,自29周至40周(12周)。此期胎儿体重迅速增加,娩出后大多能够存活。做好婚前、孕前体检,普及孕前咨询,定期监测胎儿生长发育,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滥用药物,预防感染,保持良好心情是孕妇和胎儿的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此期包含在婴儿期中。此期包括了妊娠后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早期3个阶段,是小儿经历巨大变化、生命受到威胁重要时期。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卫生水平、产科和新生儿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切实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通过儿科和妇产科工作者协作,控制影响围生期死亡率的因素,提高围生期保健水平,有利于降低围生期死亡率。
目前,基层医院转运新生儿通常是由患儿家属或护士怀抱至目的地的方式,由于长时间怀抱,使双手负担过重,人容易产生疲劳给患儿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上下救护车非常不方便,在上下救护车存在不可逆的安全隐患,使新生儿在临床中存在着转移转运困难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生儿科临床转运设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明艳,未经吴明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1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