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正压方法防止电机内部进水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11361.5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7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白文彦;郑伟云;康涛;张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正压 方法 防止 电机 内部 进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各种冶金及其他安装环境水雾较多的电动机。利用正压方法防止电机内部进水的装置,包括,密封胶、第一管道、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管道和第二管道接头,电机易进水部位处设置有密封胶,电机底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处连接有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管道一端通过第一管道接头与电机连接,第一管道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接头连接至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一端封闭,另一端通入压缩空气。电机内部为正压,可有效的防止水雾通过缝隙进入电机内部。气管采用PU空气软管,接头采用PU软管快速接头,安装简单,密封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各种冶金及其他安装环境水雾较多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安装在水雾严重的环境中,特别是电机承受有压力的水冲击时,如果电机防护能力不高,容易导致电机内部进水,绕组接地,直至电机烧损。本装置通过在电机底部安装引流管,有效的将进入电机内部的水引出,防止电机绕组发生接地烧损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利用正压方法防止电机内部进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正压方法防止电机内部进水的装置,包括,密封胶、第一管道、第一管道接头、第二管道和第二管道接头,电机易进水部位处设置有密封胶,电机底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处连接有第一管道接头,第一管道一端通过第一管道接头与电机连接,第一管道另一端通过第二管道接头连接至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一端封闭,另一端通入压缩空气。
进一步的讲,所述的管道内部压力为0.1Mpa-0.4Mpa。
进一步的讲,所述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为空气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机内部为正压,可有效的防止水雾通过缝隙进入电机内部。气管采用PU空气软管,接头采用PU软管快速接头,安装简单,密封性能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电机、 2.第二电机、3.第三电机、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压缩空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底部均通过管道接头连接有第一管道,三条管道均通过管道接头连接至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一端密封,另一端通入压缩空气。
其中,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均采用PU空气软管,管道接头均采用PU软管快速接头。
为了达到对电机进行保护的同时,方便现场安装,本装置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1、对电机本身密封情况进行检查,易进水部位采用硅橡胶或密封胶进行封堵。
2、将电机底部开螺纹孔(可在定制电机时,要求电机制造厂完成),安装空气软管接头。
3、将空气软管与电机逐台对接。软管另一端连接在一起,使全部电机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
4、将空气软管一段进行封堵,另一端介入压缩空气,使整个电机内部形成正压,防止水雾等进入电机内部。
利用气动软管通过电机底部开孔将电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气动软管内通入压缩空气,使电机内部形成正压,有效的防止水雾通过缝隙进入电机内部,保证电机正常运转。
其中,管道内部压力为0.1Mpa-0.4Mpa,连接的电动机小于等于5台时,管道内部压力为0.1Mpa。管道内部压力可以根据实际电动机数量进行调节试验,电动机越多,压力值越大,但最大不可超过0.4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1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热传递板片
- 下一篇:一种颜料管残留颜料挤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