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VC膜包装用的收卷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10822.7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8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鑫雅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19/30 | 分类号: | B65H19/30;B65H23/16;B65H23/188;B65H23/3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严明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包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C膜包装用的收卷结构,涉及PVC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且左侧第一电动推杆活塞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右侧第一电动推杆活塞相面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夹板,所述安装架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减震机构和输送带,所述安装架的左右内壁之间与输送带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拉紧机构,所述安装架的后侧壁上设置有压紧机构。本实用新型增加自动卸料功能,工作效率更快,再通过拉紧机构与压紧机构,使收卷时不会起皱和折叠,收卷更加紧密,收卷效果更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VC膜包装用的收卷结构。
背景技术
PVC膜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丙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在PVC膜生产包装过程中,需要对PVC膜进行收卷,但是,现有的PVC膜包装收卷机构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技术中,收卷机构在收卷包装完成后,多采用人工卸料,由于收卷的体积和重量均较大,导致卸料过程缓慢,且易发生意外伤害情况,存在安全影响;
2、现有技术中,收卷机构没有对膜的限位导向机构,同时PVC膜在收卷时,容易出现波动和速度差,会导致膜起皱,折叠,影响膜的正常收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VC膜包装用的收卷结构,具备自动卸料功能,工作效率更快,使收卷时不会起皱和折叠,收卷效果更佳的优点,以解决人工卸料效率低下,存在安全影响,收卷时会起皱,折叠,影响膜的正常收卷的问题。
为实现自动卸料功能,工作效率更快,使收卷时不会起皱和折叠,收卷效果更佳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VC膜包装用的收卷结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且左侧第一电动推杆活塞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与右侧第一电动推杆活塞相面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夹板,所述安装架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减震机构和输送带,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均匀设置于安装架下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减震机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输送带,所述安装架的左右内壁之间与输送带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包括圆筒、第一弹簧、支撑杆、轴承座、导辊、锁紧螺栓、滑套和导板,所述圆筒固定安装于挡板上表面靠近左右位置,所述圆筒内均通过第一弹簧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表面之间通过轴承座固定安装有导辊,所述导辊上通锁紧螺栓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相面对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导板,所述安装架的后侧壁上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推杆、第二减震机构、固定架和压辊,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后侧面,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活塞前侧面通过第二减震机构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左右内壁之间设置有压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的左侧壁上开设有供输送带安装的矩形开口,所述安装架的右侧面为开口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的上表面高于输送带上表面5cmm-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包括第二弹簧和导向杆,所述第二弹簧与导向杆均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下侧内壁与输送带下表面,且导向杆活动设置第二弹簧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安装于安装架下侧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表面活动插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表面与输送带下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减震机构与第一减震机构结构相同,且第二减震机构为水平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鑫雅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鑫雅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108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