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手术的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7502.6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55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寇剑铭;陈言智;柏林刚;杨志强;苏耀辉;张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92;A61B17/90 |
代理公司: | 无锡苏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71 | 代理人: | 王清伟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下胫腓 联合 手术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手术的器械,包括支撑板和固定板,固定板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该用于下胫腓联合手术的器械,达到了通过本机构实现不仅便于夹持在胫骨和腓骨的中心,不容易偏心,可以对下胫腓联合进行很好的复位,而且,在夹持复位后,打入下胫腓螺钉,因为导向器的锥杆和定位槽事先对方向进行定位,可以很好的对方向进行定位,不容易打偏的效果,解决了现有下胫腓联合分离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点式复位钳夹持,夹持的点很难把准,不容易夹持在胫骨和腓骨的中心,容易夹偏,导致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以及夹持复位后,打入下胫腓螺钉的方向很难把握,容易偏前或者偏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手术的器械,尤其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胫腓联合分离”一般是指“胫骨和腓骨远端分离,导致踝穴增大,下胫腓联合分离常伴随腓骨远端骨折、胫腓联合骨折和胫骨前结节撕脱骨折同时发生,损伤后导致踝关节不稳定。
现有下胫腓联合分离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点式复位钳夹持复位,然后打入下胫腓螺钉,但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两个问题:
1、点式复位钳夹持,夹持的点很难把准,不容易夹持在胫骨和腓骨的中心,容易夹偏,导致下胫腓联合复位不良;
2、夹持复位后,打入下胫腓螺钉的方向很难把握,容易偏前或者偏后。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手术的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手术的器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手术的器械,包括支撑板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固定板的截面呈L形状,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锥杆,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齿槽,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导向定位机构,且导向定位机构包括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套接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卡板,所述销轴靠近卡板的内侧表面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自由端与安装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通过销轴完成对卡板的固定措施,进而便于卡板在安装槽的内部转动。
优选地,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自由端与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卡孔,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和锥杆的轴线位于同一轴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和卡板配合使用,起到扭力弹簧进行固定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固定板的下表面滑动套接,所述卡板的下表面穿过通孔与所述齿槽的内壁卡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对通孔起到定位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前内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套接有转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对转杆起到固定的效果,进而便于转杆在安装孔的内部转动。
优选地,所述转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表面与齿槽的内壁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杆对齿轮起到固定和定位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外表面通过销轴铰接有转动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杆对转动把手起到固定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未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75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收纸侧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配件喷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