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帽的锁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5517.9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贺钦源;张宇;张崇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钦源 |
主分类号: | A42B1/08 | 分类号: | A42B1/08;A42B1/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安全帽的锁扣结构,包括安全帽帽体和帽体下额带,在帽体下额带上设置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包括T型锁扣环和卡针,其中T型锁扣环固定在安全帽帽体一侧,卡针一端与帽体下额带尾端连接;所述T型锁扣环包括彼此垂直的圆柱形金属环a和圆柱形金属环b,所述卡针中部设置凹型槽且该卡针卡入圆柱形金属环b内;在圆柱形金属环a设置有一端为钢珠的弹簧结构,该弹簧结构尾端固定在圆柱形金属环a的尾部端面,该钢珠与凹型槽配合,在圆柱形金属环a的尾端外侧配合设置有永磁体解锁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帽的锁扣结构,属于施工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安全帽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性不言而喻,在矿山开采、房屋建设和道路施工等相关领域中是操作人员的必备防护装置,然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相关施工人员素质或安全性保护意识不足,容易在工作期间将安全帽取下工作,而监管人员又不能实时监控到位,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帽的锁扣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帽的锁扣结构,包括安全帽帽体和帽体下额带,在帽体下额带上设置锁扣装置;所述锁扣装置包括T型锁扣环和卡针,其中T型锁扣环固定在安全帽帽体一侧,卡针一端与帽体下额带尾端连接;所述T型锁扣环包括彼此垂直的圆柱形金属环a和圆柱形金属环b,所述卡针中部设置凹型槽且该卡针卡入圆柱形金属环b内;在圆柱形金属环a设置有一端为钢珠的弹簧结构,该弹簧结构尾端固定在圆柱形金属环a的尾部端面,该钢珠与凹型槽配合,在圆柱形金属环a的尾端外侧配合设置有永磁体解锁装置。
优选的,所述卡针的插入端为类锥面结构方便卡针的插入圆柱形金属环b内,且卡针插入端采用钝化处理形成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T型锁扣环内设置带钢珠的弹簧结构,由于弹簧结构具备预紧功能,当设有凹型槽的卡针插入T型锁扣环中圆柱形金属环b后,钢珠自动卡入凹型槽内从而实现对帽体的锁紧,操作人员在佩戴且扣紧后是无法通过人力开启的,而永磁体解锁装置只留着特定人员手中,只有下班或者其他特殊原因没有在施工现场时再通过永磁体解锁装置贴附在圆柱形金属环a尾部,通过磁性相吸原理将钢球脱离凹型槽,实现对安全帽的脱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全帽帽体、2-锁扣装置、3-T型锁扣环、4-卡针、5-凹型槽、6-钢珠、7-弹簧结构、8-永磁体解锁装置、9-帽体下额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钦源,未经贺钦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55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漏电时快速动作的机构
- 下一篇:一种通风型高低压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