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意外拔管的管道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4081.1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7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程尚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尚艳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5631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意外 管道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防意外拔管的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圆形座、柱体、螺旋状凹槽、卡槽、螺纹筒、第一绑带安装耳、第二绑带安装耳、绑带、加热棒、通孔、圆状凹形槽和柱状空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绑带绕到患者头部后将圆形座固定在患者的嘴部处后,胃管围绕着柱体的螺旋状凹槽缠绕,最后由卡槽引出,然后使螺纹筒安装在柱体的外部,此时胃管被固定,胃管固定效果理想,患者以及家属无法意外的将胃管拉出,避免了胃管在意外情况下被拔出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柱体的柱状空腔内安装有加热棒,加热棒工作时可将柱体加热到指定温度,在喂牛奶等流食时,可对流食加热,无需家属使用热水对流食加热,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较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防意外拔管的管道固定装置,具体是一种预防意外拔管的管道固定装置,属于管道固定装置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插胃管也就是口饲或鼻饲,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人工把胃管经口腔或鼻孔置入食道中,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通过手动加压注射器推杆和活塞往患者鼻胃管内和胃里打水和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是临床医护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插胃管适用于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者,如口腔疾患、口腔和咽喉手术后的病人、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病人以及拒绝进食的病人等。
胃管从口插入后,会存在一定的不适感,患者在夜间睡觉或者家属走动过程中容易将胃管拔出,再次插管容易增加患者的肠胃损伤,胃管插入后一般都使用胶带对胃管进行固定,此种固定方式仅仅能够避免较小的拔胃管的力度,达不到理想的固定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预防意外拔管的管道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预防意外拔管的管道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预防意外拔管的管道固定装置,包括圆形座、柱体、螺纹筒第一绑带安装耳、第二绑带安装耳、绑带和加热棒,所述圆形座顶面的中心处竖直固接有柱体,所述柱体的外壁自下而上开有螺旋状凹槽,所述柱体顶端处的外壁开有卡槽,所述卡槽与螺旋状凹槽相互连通,所述卡槽的顶端开有柱状空腔,所述柱状空腔内套接有加热棒,所述柱体的外部螺纹安装有螺纹筒,所述圆形座的顶面开有通孔,所述圆形座的圆周壁上关于柱体对称安装有第一绑带安装耳和第二绑带安装耳,所述第一绑带安装耳和第二绑带安装耳上均安装有绑带。
优选的,所述圆形座由塑料板和圆形硅胶块构成,所述塑料板复合在圆形硅胶块的顶面,所述圆形硅胶块的底面开有圆状凹形槽。
优选的,所述柱体上的圆状凹形槽延伸至柱体的底部处。
优选的,所述柱体为铝合金柱体,所述加热棒外接有温度控制器和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螺纹筒为塑料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壁开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绑带为竹炭纤维绑带,所述圆形座上的通孔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绑带绕到患者头部后将圆形座固定在患者的嘴部处后,胃管围绕着柱体的螺旋状凹槽缠绕,最后由卡槽引出,然后使螺纹筒安装在柱体的外部,胃管由于螺纹安装在柱体的螺旋状凹槽内,再加上螺纹筒的作用,此时胃管被固定,胃管固定效果理想,患者以及家属无法意外的将胃管拉出,避免了胃管在意外情况下被拔出情况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柱体的柱状空腔内安装有加热棒,加热棒工作时可将柱体加热到指定温度,在喂牛奶等流食时,可对流食加热,无需家属使用热水对流食加热,不使用时,直接将加热棒取出即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尚艳,未经程尚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4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敏变色防护口罩
- 下一篇:一体式深静脉管敷料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