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敏变色防护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4032.8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4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子贺;吴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源电子通讯配件(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G01K11/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谭雪婷;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敏 变色 防护 口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敏变色防护口罩,包括:一罩体,所述罩体包括依次叠加并融封的外表层、静电吸附层和内表层;至少一挂绳,所述挂绳设于所述罩体的左、右两侧边;一热敏变色片,所述热敏变色片设于所述外表层远离佩戴者这一面或所述挂绳接触佩戴者的部位上,所述热敏变色片高于37℃进行变色。本实用新型的热敏变色防护口罩的在所述外表层的远离佩戴者的一面或所述挂绳的接触佩戴者部位设有热敏变色片,所述热敏变色片在高于37℃即进行变色,可通过该热敏变色片的色彩变化判断佩戴者是否有发烧症状,起到有效警示他人或医护人员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热敏变色防护口罩的静电吸附层能有效捕捉微尘粒子和气溶胶,防护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敏变色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发热为人体进化获得的一种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的有益保护机制,大部分流行性疾病均可触发人体的保护机制,导致人体发热症状。目前,人们均通过温度计进行体温检测,但是发烧人群在进入医院或其他公共场所时,即使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对其他人而言亦无明显标识,如与患有严重流行性疾病的人过近接触的情况下,可能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基于此,亟需一种能明显辨别发热病人的口罩,既能阻隔病毒及细菌,又能起到警示他人及医护人员的作用。
现在市场上已有的变色感温口罩,感温变色温度普遍在38℃,而人体口鼻部及面部温度本身比腋下等温度低,实际使用时,达到38度时已经属于高热情况,而低热和中等发热情况均不易发生感温变色,实际应用效果差。且现有的变色感温口罩防护效果均不佳,无法有效阻断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敏变色防护口罩,其在口鼻部达到37℃时即变色,且防护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敏变色防护口罩,包括:
一罩体,所述罩体包括依次叠加并融封的外表层、静电吸附层和内表层;
至少一挂绳,所述挂绳设于所述罩体的左、右两侧边;
一热敏变色片,所述热敏变色片设于所述外表层远离佩戴者这一面上或设于所述挂绳接触佩戴者的部位上,所述热敏变色片高于37℃进行变色。
进一步地,所述外表层为拒水无纺布,所述内表层为亲肤无纺布,所述静电吸附层为熔喷无纺布。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变色片覆盖所述外表层的整体或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变色片覆盖所述外表层的部分,所述热敏变色片设于所述外表层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变色片为热敏变色纤维或涂覆热敏性涂料的无纺布。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变色片为可逆变色材料或不可逆变色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上侧设有一鼻夹条。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变色片为圆形、心形、椭圆形、方形、菱形、五角星形或六边形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变色片熔接固定于所述外表层上。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敏变色防护口罩,其包括一罩体,该罩体设有依次叠加并融封的外表层、静电吸附层和内表层,其在所述外表层的远离佩戴者的一面或所述挂绳的接触佩戴者部位设有热敏变色片,所述热敏变色片在高于37℃即进行变色,可通过该热敏变色片的色彩变化而判断佩戴者是否有发烧症状,起到有效地警示他人或医护人员的作用。且其静电吸附层能有效捕捉微尘粒子和气溶胶,防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热敏变色防护口罩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热敏变色防护口罩的罩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源电子通讯配件(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鹤源电子通讯配件(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40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