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除芯设备的工件转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3398.3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3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于彦奇;史铜钢;李文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彦奇 |
主分类号: | B65G29/00 | 分类号: | B65G29/00;B65G47/74;B22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成兴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8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设备 工件 转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除芯设备的工件转运系统,属于铸件除芯设备,其包括依次分别设置在锤击单元、震动旋转除芯单元和工件输出单元内的输送轨道一、输送轨道二和输出轨道,输送轨道一、输送轨道二和输出轨道呈水平直线相邻设置;一个设在输送轨道一上的输入托盘可以在所述输送轨道一和输送轨道二之间输送工件,一个设在输出轨道上的输出托盘可以在输送轨道二和输出轨道之间输送工件。其解决了现有的铸件除芯设备之间转运工件费时费力的问题,可以自动转运工件,节省了人工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适合于大型工件的除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除芯设备的工件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铸件的除芯工作需先用敲击的方式将砂芯与铸件本体分离,然后通过人工或者专用设备翻转晃动工件、将破碎的砂芯在铸件中去除,以便达到铸件清理的工作。人工除芯方式劳动强度大,对环境污染较大,且效率低下。
现有的除芯设备的进行除芯的方式为:先对铸件进行锤击,待砂芯与铸件产生缝隙后,进行震动旋转,实现机械化除芯;一般锤击和除芯可以一台设备实现,为三合一除芯机(即锤击、震动、旋转在一台设备上完成)。CN110508793A公开了一种铸件除芯装置,即为三合一的除芯设备,其包括固定框、转动组件、固定组件、压紧组件和锤击组件。其中,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圆盘、驱动链条和驱动电机。固定组件固定在两个转动圆盘之间,固定组件包括定位框,定位框固定连接有支托架,支托架上设有工作台板,工作台板是从一个转动圆盘端面伸出至固定框的外侧悬臂设置,定位框上设有震动电机。压紧组件包括升降气囊和下压板条,下压板条连接在升降气囊的顶面上,下压板条穿过定位框长度方向的两端,下压板条的一端位于工作台板的上方且连接有压头,即用于压紧工件的下压板条是杠杆式作用方式,其压头伸出转动圆盘至工作台板的上方;锤击组件包括击打气锤和安装座;锤击组件设在该压紧组件上方和转动圆盘外端面固定连接。其存在的问题是:第一,该专利是三合一除芯设备,三个工序结合在一台设备,使节拍较长。其次,锤击组件设在悬臂的工作台板上,其空间狭小该除芯设备只适用于工件重量较低的工件,对大型、重量较重的工件(如大型副车架),无法实现在三合一设备中进行除芯。
目前,对于大型工件,或者采用人工除芯,或者采用分体式锤击设备和震动旋转设备进行除芯,相对于三合一设备,工作效率较高,但工件需要在两台设备之间传输,目前有人工吊装和机器人转运两种方式,都不能直接方便的传输,因此,一种可以将工件在锤击设备和震动旋转设备之间进行自动传输的工件转运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大型铸件的除芯设备之间的工件输送,人工输送费时费力,机器人传输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除芯设备的工件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分别设置在锤击单元、震动旋转除芯单元和工件输出单元上的输送轨道一、输送轨道二和输出轨道,输送轨道一、输送轨道二和输出轨道呈水平直线相邻设置;一个设在输送轨道一上的输入托盘可以在所述输送轨道一和输送轨道二之间输送工件,一个设在输出轨道上的输出托盘可以在输送轨道二和输出轨道之间输送工件。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送轨道一设在锤击单元的机架的水平平台上面;所述输送轨道二设在震动旋转除芯单元的支撑部件内;所述输出轨道设在所述工件输出单元的支撑架上。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震动旋转除芯单元的支撑部件包括一个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为正方或长方体状的框架式结构,在固定架的相对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设有四个支撑轮;
在固定架两侧的四个支撑轮内相对设置有连为一体的转盘一、转盘二;转盘一、转盘二的中央具有传输通孔;所述输送轨道二设在传输通孔下面、且与输送轨道一和输出轨道平齐、并连接转盘一、转盘二。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在所述水平平台和支撑架上分别各设有用于驱动输入托盘、输出托盘水平移动的托盘驱动组件一、托盘驱动组件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彦奇,未经于彦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33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组合连接的通信管
- 下一篇:一种斜柱体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