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镜防回流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03322.0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7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洪晓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河标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M39/24;A61B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刘影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云街8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回流 转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防回流转接头,包括转接头本体,所述转接头本体的两端内侧均设有内螺纹,所述转接头本体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防回流阀芯、防回流堵件和限位环,所述防回流堵件可移动连接在防回流阀芯和限位环之间的转接头本体内壁上,所述防回流阀芯和限位环固定安装在转接头本体内壁上。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通过防回流阀芯和防回流堵件对负压情况下内窥镜防回流转接头内的组织液进行防回流作用,防止病人组织液回流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更换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作为一次性使用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附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窥镜防回流转接头。
背景技术
内窥镜作为消化道系统疾病检测和治疗手段中的一种常规医疗器械,往往通过负压吸引机与内窥镜连接,进而将病人消化道内的组织液导出体外。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病人呼吸导致消化道中的气压改变,很容易造成组织液回流现象,这将会对病人造成二次感染,并且也很容易与他人之间产生交叉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内窥镜防回流转接头,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内窥镜防回流转接头,包括转接头本体,所述转接头本体的两端内侧均设有内螺纹,所述转接头本体内部从左到右依次设有防回流阀芯、防回流堵件和限位环,所述防回流堵件可移动连接在防回流阀芯和限位环之间的转接头本体内壁上,所述防回流阀芯和限位环固定安装在转接头本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回流堵件包括橡胶膜片,所述橡胶膜片外围固定连接有刚性膜片,中间设有通孔,所述橡胶膜片左侧表面沿通孔周向还设有一个密封凸环。
进一步的,所述防回流阀芯右侧表面中间设有凸台,位于所述凸台外侧周向设有一个与密封凸环相对应的环形通槽,且所述环形通槽内的两侧壁之间均匀设有多个连接筋。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与通孔位置相对应且截面尺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防回流阀芯和限位环之间的转接头本体内壁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刚性膜片位于导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宽度小于导向槽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头本体外侧壁两端均设有密封橡胶圈,且所述密封橡胶圈的外端均与转接头本体外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橡胶圈内侧壁设有紧固环形槽,所述紧固环形槽内设有橡胶紧固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窥镜防回流转接头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窥镜防回流转接头通过防回流阀芯和防回流堵件对负压情况下内窥镜防回流转接头内的组织液进行防回流作用,防止病人组织液回流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更换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作为一次性使用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窥镜防回流转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防回流堵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窥镜防回流转接头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接头本体;2-防回流阀芯;3-防回流堵件;4-限位环;5-通孔;6-密封凸环;7-凸台;8-环形通槽;9-导向槽;10-密封橡胶圈;11-紧固环形槽;12-橡胶紧固环;13-橡胶膜片;14-刚性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河标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河标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03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PU革切布机
- 下一篇:一种带挤水功能的搓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