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筒体圆度检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97368.6 | 申请日: | 2020-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2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马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源精工车轮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20 | 分类号: | G01B5/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体圆度检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筒体圆度检具,包括检验盘,检验盘上设置有手柄;检验盘的圆周外侧的直径适用于不同规格筒体的内径。本实施例的筒体圆度检具的检验盘的圆周外侧直径适用于待检测的筒体的内径,尺寸和圆度均满足要求。本实施例的筒体圆度检具使用时,检测人员手持手柄,将检验盘深入筒体的内侧,可检测筒体内部任意位置的圆度,操作简单,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筒体圆度检具。
背景技术
目前,筒体圆度的检验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游标卡尺测量筒体的直径,依次测量3-6处,比较测量值来判断其圆度是否符合要求。第二种方法,如图1所示,把筒体3放置圆度量规4上,其突出部看是否能够顺利插入筒体3内侧,采用该方法需要把工件翻过来再对另一端进行检测,且无法判断筒体中间是否符合要求。
现有的筒体圆度检测存在以下缺点,第一种方法,利用游标卡尺测量,效率太低;第二种方法,利用圆度量规,不能检测筒体中间的圆度,检测范围小,检测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体圆度检具,现有的筒体圆度检测具有以下问题,利用游标卡尺测量,效率太低;利用圆度量规,不能检测筒体中间的圆度,检测范围小,检测不准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筒体圆度检具,包括检验盘,所述检验盘上设置有手柄;
所述检验盘的圆周外侧的直径适用于不同规格筒体的内径。
其中,所述检验盘呈环状,包括顶面、底面、内表面和外圆面;
所述顶面上设置有手柄;
所述外圆面的直径适用不同规格的筒体的内径。
其中,所述检验盘为8-10mm厚的薄钢板。
其中,所述手柄呈C型结构,所述C型结构的开口端连接所述检验盘。
其中,所述手柄采用直径为Φ8-12mm的圆钢。
其中,所述外圆面的下端具有4-6°的斜度。
其中,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检验盘的顶面的中心处。
其中,所述手柄设置有2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检验盘的顶面上、位于所述内表面的两侧处。
其中,所述检验盘的顶面外圆面圆弧过渡连接;
所述检验盘的底面与所述外圆面圆弧过渡连接。
其中,所述内表面为内圆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筒体圆度检具的检验盘的圆周外侧的直径适用于不同规格筒体的内径,尺寸和圆度均满足要求,可以检测不同规格的筒体。筒体圆度检具使用时,检测人员手持手柄,将检验盘深入筒体的内侧,可检测筒体内部任意位置的圆度,操作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圆度量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圆度检具测量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圆度检具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圆度检具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圆度检具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检验盘;2、手柄;3、筒体;4、圆度量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源精工车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源精工车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73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