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布式结构型态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6877.7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0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曾昆;宋书彬;王辉;牛志华;史岩;田晓峰;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仕达得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式 结构 传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分布式结构型态传感器,外壳两端设置有接头,外壳内部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A/D转换模块、运动姿态模块、MCU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电源模块、CAN总线接收器和电桥模块,A/D转换模块分别与电桥模块和MCU微处理器电连接,MCU微处理器分别与运动姿态模块、温度传感器、电源模块和CAN总线接收器电连接,运动姿态模块通过导线穿出一侧的接头与外壳外部的若干个应变片电连接,CAN总线接收器与CAN总线连接,且CAN总线通过另一侧的接头延伸至外壳外部。本实用新型安装简便,便于维护保养,存活率高;精度高,数据准确、完整;温度传感器和测量单元的一体化更精准的提供应变补偿温度值,且安装更方便,避免重复布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结构型态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土木结构如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最重要的监测项目是对结构物变形和模态同时监测。现有的监测手段中变形一般采用应变片,模态一般采用加速度仪,这种监测常见问题有:
1、由于应变片和加速度仪一般不在一个硬件系统下,采集的数据时间标签很难一致,导致数据分析困难;
2、应变片采用二线接法,导线长短不一引起误差;
3、温度传感器和测量点不一致引起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布式结构型态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数据分析困难;应变片采用二线接法,导线长短不一引起误差;温度传感器和测量点不一致引起误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分布式结构型态传感器,它包含应变片和外壳,所述的外壳两端设置有接头,所述的外壳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上安装有A/D转换模块、运动姿态模块、MCU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电源模块、CAN总线接收器和电桥模块,所述的A/D转换模块分别与电桥模块和MCU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的MCU微处理器分别与运动姿态模块、温度传感器、电源模块和CAN总线接收器电连接,所述的运动姿态模块通过导线穿出一侧的接头与外壳外部的若干个应变片电连接,所述的CAN总线接收器与CAN总线连接,且CAN总线通过另一侧的接头延伸至外壳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应变片为3个,采用三线应变片接法与运动姿态模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CAN总线与上位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壳为长方体金属外壳,其底面两侧边对称设置有安装耳,安装耳上设置有螺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安装简便,紧贴结构物、桥梁、隧道表面,便于维护保养,存活率高。可长期布设在隧道、建筑物、桥梁监测结构物的倾斜、位移和变形;
2、本实用新型精度高,数据准确、完整,采集时间标签一致,真实反映监测物的变形状态;
3、本实用新型实时采集、分析数据,可实时将数据传送至用户或云端;
4、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和测量单元的一体化更精准的提供应变补偿温度值,且安装更方便,避免重复布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仕达得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仕达得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6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柜的托架
- 下一篇:一种稳定型有源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