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大口径PE薄壁管气囊法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6828.3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3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江林;同重;韩培培;江周明;张军;方波;李运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逸通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10 | 分类号: | B29C48/10;B29C48/025;B29C48/355;B29C48/885;B29C48/32;B29K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章威威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 口径 pe 薄壁 气囊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大口径PE薄壁管气囊法生产装置,所述超大口径PE薄壁管气囊法生产装置包括底座、管材挤出机和注料口,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管材挤出机,所述管材挤出机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注料口,所述管材挤出机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模头,所述模头一侧固定安装有牵引机,所述模头内腔设置有PE薄壁管,所述模头内腔填充有正压空气,所述模头腔壁中固定插接有压缩空气管,所述压缩空气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本实用新型采用正压冷却法来生产PE薄壁管内衬管,与目前世界上采用的负压冷却法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工艺,正压冷却法工艺来生产超大口径PE薄壁管,设备投入小,工艺又简单,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大口径PE薄壁管气囊法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PE管材生产工艺都是采用真空定径箱、定径套来冷却定型,属于“负压冷却法”生产技术,对于直径1200mm、甚至到2600mm的超大口径PE 薄壁管,我国乃至世界上还没有哪一家生产这么大的真空定径箱,如果按传统工艺来走,投资是巨大的,而且生产设备体积也非常的庞大。PE薄壁管主要是用于大口径、超大口径管网的内衬修复,我国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敷设的大口径水泥管至今还有在使用的,有的是用于自来水主干线,有的是用于排水、排污。
但是,现有的PE薄壁管生产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的PE薄壁管生产装置在进行生产时,无法进行大直径的管道生产,且生产质量低,生产成本较大,使用非常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口径PE薄壁管气囊法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PE薄壁管生产装置在进行生产时,无法进行大直径的管道生产,且生产质量低,生产成本较大,使用非常的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大口径PE薄壁管气囊法生产装置,所述超大口径PE薄壁管气囊法生产装置包括底座、管材挤出机和注料口,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管材挤出机,所述管材挤出机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注料口,所述管材挤出机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模头,所述模头一侧固定安装有牵引机,所述模头内腔设置有PE薄壁管,所述模头内腔填充有正压空气,管材挤出机底部设置有底座,通过底座可增加管材挤出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管材挤出机在工作时更加的稳定,通过注料口可将原料注入进管材挤出机内,通过管材挤出机对原料进行加热,并在螺杆动推动下进入到模头内腔,其中模头内腔填充有正压空气,从而可通过正压空气对排出的原料进行膨胀,从而使PE薄壁管快速成型,PE薄壁管在牵引机的牵引下,顺挤出方向慢慢行走。
优选的,所述模头腔壁中固定插接有压缩空气管,所述压缩空气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通过压缩空气管向气囊内注入空气,并使气囊膨胀,气囊将PE薄壁管内壁涨紧,以封堵模头内腔的正压空气,通过正压空气对PE 薄壁管内壁进行支撑,从而可有效避免PE薄壁管在冷却成型时发生干瘪,将有效提升对PE薄壁管内壁的生产质量。
优选的,所述模头内壁表面固定焊接有吊环,所述吊环表面连接有拉索,且拉索另一端与气囊相连,吊环可通过拉索对气囊进行固定,从而可有效PE 薄壁管在牵引机的拉动下前进时,跟随PE薄壁管一起移动。
优选的,所述气囊表面固定包覆有锦纶织物层,由于气囊表面外存在着较大的摩擦系数,所以在气囊外应包覆一层较为耐磨的锦纶织物层,从而可有效减少气囊与PE薄壁管内壁的摩擦。
优选的,所述模头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机构,且冷却机构套接在PE薄壁管表面,所述冷却机构由冷却水套、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冷却水套、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冷却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逸通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逸通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68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BMS钒电池管理系统
- 下一篇:卧床患者良肢位多功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