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约型低成本模具高硅铝合金压铸件的浇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5889.8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0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丁卫军;胡建华;藏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兴茂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D17/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查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7 | 代理人: | 曾令安 |
地址: | 52355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约 低成本 模具 铝合金 压铸 浇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浇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简约型低成本模具高硅铝合金压铸件的浇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该种简约型低成本模具高硅铝合金压铸件的浇注系统,极大降低模具成本,提高模具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浇注金属液的均匀度,防止金属液的堆积,以至于阻碍金属液顺利进入型腔进行压铸,真空状态下压铸的铸件质量高,金属液进入模具型腔的方向是受控制的,进而有效控制熔融金属液通过浇注系统进入模腔的流动过程,减少其与空气混合的程度,使得金属液在模具中整体充填良好,降低了铝合金薄壁件产品表面起泡、表面流纹、结构松散、强度低、电导率下降的比例,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简约型低成本模具高硅铝合金压铸件的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铝合金零件的压铸成型是将熔融的液态铝合金浇入压铸机的压室中,通过压射冲头的运动,在高压作用下,以较高的速度填充入压铸模型腔内,并使铝合金在压力下凝固成型为铝合金压铸件的方法。制得的压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轮廓清晰,铝合金压铸产品另一个最大的市场是通讯产业,而目前在汽车零部件、电子外壳零件、电动工具等行业。
这类大型铝合金压铸件有着许多的应用,此类大型压铸零件一般形状都比较复杂,而且大多为壳体类压铸件模具的浇道结构需要根据产品的结构特性来综合布局,需要保证铝液在型腔内的流动平顺性,避免产品内部的气孔缺陷,同时需要降低铝水对模具型芯的冲刷,减轻产品的拉伤缺陷并提高模具寿命,因此合理的浇注系统对于铝合金压铸来说极其重要,既能降低现场工艺调试难度,也能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压铸产品的合格率。
现有的压铸件最常见的缺陷是表面起泡、结构松散,从而导致强度降低、电导率下降,不能达到质量标准,致使产品不良率高,严重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更为严重的是,某些缺陷在压铸件半成品中难以检查出来,而在其后的加工工艺中显露出来,如电镀中才会显露出来,这无疑给生产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失。造成上述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有技术中都采用模具浇注系统设计及压铸工艺改善,但是,尚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特别是大型铝合金压铸件,结构复杂,箱体内部多个导热片,制造成本高,盲片充型时无法排气,因此充填时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约型低成本模具高硅铝合金压铸件的浇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压铸件最常见的缺陷是表面起泡、结构松散,从而导致强度降低、电导率下降,不能达到质量标准,致使产品不良率高,严重影响产品的正常生产。更为严重的是,某些缺陷在压铸件半成品中难以检查出来,而在其后的加工工艺中显露出来,如电镀中才会显露出来,这无疑给生产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失,造成上述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有技术中都采用模具浇注系统设计及压铸工艺改善,但是,尚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特别是大型铝合金压铸件,结构复杂,箱体内部多个导热片,制造成本高,盲片充型时无法排气,因此充填时十分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约型低成本模具高硅铝合金压铸件的浇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所述内浇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内浇口和模具型腔,所述内浇道通过所述内浇口而与所述模具型腔连接,所述内浇道包括多个所述内浇口,多个所述内浇口的宽度在金属液的流动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内浇道的宽度范围s为85mm~140mm,厚度范围d为2mm~5mm,多个所述内浇口位于所述模具型腔的最前端,并且多个所述内浇口朝向所述模具型腔的长度方向开设,所述内浇道的下端面朝上倾斜,以供金属液通过所述内浇道方向与多个所述内浇口所在平面之间设置有 34°至45°锐角的射流角度,多个所述内浇口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盲换热片,所述内浇道的截面积在金属液的流动方向上逐渐递减,所述内浇道与所述模具型腔的连接线临近所述模具型腔的上表面,使得金属液的入射位置邻近所述模具型腔的上表面,所述模具型腔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排气道。
优选的,所述模具型腔上有多个溢流包,并且每个溢流包都与所述排气道相连接,所述排气道为两个独立通道,横截面为波浪形,所述内浇道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兴茂压铸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兴茂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58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