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5795.0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1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刘永胜;马宝兴;汪洪振;陈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成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700 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煤 机电 翻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板和第三旋转杆,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上方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旋转杆,且第一旋转杆与滚轴相连接,所述滚轴的前方外壁表面开设有开孔,且开孔的内壁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通过第一螺纹轴与开孔的内壁相连接,且第二旋转杆的内侧安装有卡箍。该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中,通过卡箍的设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当该装置需要将电缆线进行收卷时,可以用卡箍将电缆线头卡住进行固定,避免收卷时电缆线头无法固定,导致收卷工作无法进行,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采煤机是综采成套装备的主要设备之一,采煤机是从截煤机发展演变而来,采煤机是一个集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大型复杂系统,工作环境恶劣,如果出现故障将会导致整个采煤工作的中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但是目前使用的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不具备卡箍的设置,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导致电缆线头无法固定,导致翻转工作无法进行,从而降低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不具备卡箍的设置,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导致电缆线头无法固定,导致翻转工作无法进行,从而降低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板和第三旋转杆,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上方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旋转杆,且第一旋转杆与滚轴相连接,所述滚轴的前方外壁表面开设有开孔,且开孔的内壁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通过第一螺纹轴与开孔的内壁相连接,且第二旋转杆的内侧安装有卡箍,所述卡箍通过第二螺纹轴与第二旋转杆相连接,且卡箍的两侧外壁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孔配合安装,且限位孔开设在卡箍的两侧外壁表面,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支撑架的内部一侧外壁,且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支撑架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安装有开口板,且开口板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均安装在滚轴的下方外壁两侧,且第三旋转杆通过第三螺纹轴与滚轴相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的下方安装有挡板,且挡板通过第四螺纹轴与第三旋转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杆通过第一螺纹轴与开卡箍构成旋转结构,且卡箍为圆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限位孔卡合连接,且限位块以卡箍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第一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且第一固定螺栓以固定板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开口板与第二固定螺栓螺纹连接,且开口板为开孔式设计。
优选的,所述第三旋转杆通过第三螺纹轴与滚轴构成旋转结构,且滚轴与第三旋转杆为垂直分布。
优选的,所述挡板通过第四螺纹轴与第三旋转杆构成旋转结构,且挡板为方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通过卡箍的设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当该装置需要将电缆线进行收卷时,可以用卡箍将电缆线头卡住进行固定,避免收卷时电缆线头无法固定,导致收卷工作无法进行,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2、该采煤机电缆翻转装置,通过开口板的设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将需收卷的电缆线头从开口板上的开口穿过在连接到滚轴上,避免收卷时电缆线头不受控制,导致电缆线头缠绕搅乱,从而有效的提升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成,未经张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5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磨损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煤机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