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硅基介孔材料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5113.6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3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吴晓燕;周伟;华绍广;汪大亚;裴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南华大学;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常前发;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硅基介孔 材料 脱除 烟气 二氧化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硅基介孔材料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净化罐是由烟气布气室(12)、净化罐主体(7)、出气室(3)自下而上顺序连接构成,烟气布气室(12)上设有烟气进气管(11),出气室(3)上设有烟气出气管(4),净化罐内通过竖向隔板(14)分隔出2~5个相互独立的分隔室;在净化罐主体(7)与烟气布气室(12)交接处设置带孔吸附剂承托板(10),在净化罐主体(7)与出气室(3)交接处设置吸附剂隔离网(5);在净化罐主体(7)内的分隔室中充填有硅基介孔材料吸附剂(8)。本实用新型采用集中分隔式布置,具有能高温脱吸附二氧化硫、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吸附剂更换方便、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
背景技术
烟气是气体、气体污染物和粉尘的复杂混合物,是工业过程中烧燃料而排出,未经过处理的烟气对大气污染严重,威胁大气环境,危害民众健康。烟气的复杂污染成分主要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其中颗粒物又包含燃料的灰分、油滴和其他高温裂解产物。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巨大,能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对建筑、古迹、植物、动物和人类危害巨大,已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硫去除装置,用于二氧化硫污染组分的处理。为进一步提供二氧化硫的处理,需要更多新型的处理装置。
已报道的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装置的模式为由多个单室的吸附装置主体组成,各吸附装置主体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形成的脱附系统有一定的集成性,但是各吸附装置主体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该距离造成了占地面积较多的问题。此外,现有的吸附装置的填料一般为活性炭,活性炭的高温吸附能力较差,且在高湿高温下脱附后,性能会变得更差,故提出使用硅基介孔材料,该材料具有耐高温,介孔分布均匀,比表面积大。且该类材料已被证实,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脱吸附二氧化硫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因多个单室吸附装置主体同时使用时占地面积多,使用常规吸附剂不能高温脱除二氧化硫和脱硫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高温脱吸附二氧化硫、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吸附剂更换方便、效率高的利用硅基介孔材料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硅基介孔材料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硅基介孔材料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含有净化罐,所述净化罐是由烟气布气室、净化罐主体、出气室自下而上顺序连接构成,烟气布气室上设有烟气进气管,出气室上设有烟气出气管。其特点是:所述的净化罐内通过竖向隔板分隔出2~5个相互独立的分隔室;在净化罐主体与烟气布气室交接处设置用于承接硅基介孔材料吸附剂带孔吸附剂承托板,带孔吸附剂承托板上的微孔的孔径大于硅基介孔材料吸附剂颗粒粒径;在净化罐主体与出气室交接处设置吸附剂隔离网;在净化罐主体内的分隔室中充填有硅基介孔材料吸附剂。
为了便于观察硅基介孔材料吸附剂的吸附、净化二氧化硫的情况,在净化罐主体各分隔室的侧面还设有吸附剂观察窗,吸附剂观察窗观察窗在净化罐主体各分隔室的侧面的上下两级分别设置为好。
为了便于及时向净化罐主体各分隔室补充硅基介孔材料吸附剂或脱附剂,在出气室上分别设有吸附剂进料口、脱附剂进料口。
为了能够及时排出已经失去吸附、净化功能的硅基介孔材料吸附剂,在净化罐主体之各分隔室底侧还设有吸附剂出料口。
此外,在烟气布气室底部还设有脱附剂排出口,以便排出加入并使用过的脱附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硅基介孔材料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净化罐是由烟气布气室、净化罐主体、出气室自下而上顺序连接构成,可有效减少烟气脱硫吸附装置的占地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南华大学;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南华大学;华唯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51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可拆卸的塑料游泳圈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辅助精神患者运动的VR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