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花机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3025.2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7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胡绪超;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顺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16 | 分类号: | D01G9/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地址: | 476400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花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花机上料装置;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设有硬质钢网,矩形框架右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一个竖板,矩形框架右端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外缘面光滑的手柄,手柄上套装有一个可沿手柄轴线左右移动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左端的下方设有一个经固定杆与第一套筒固定连接的横杆,横杆的左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有多个轴线水平左右方向的光杆,每个光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在横杆上,左端为尖端并贯穿竖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清花机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棉花在纺织之前需要经过清花机的处理将棉花中带有的三丝和异纤进行清除,棉花在向清花机输送之前一般是在防潮布上堆放的,通过人工手持叉子等工具向清花机人工输料,或人工向传送带上放料并经传送带传送至清花机进料口处,清花机在进料时需要保证进料棉花的厚度,棉花一次进料太厚会造成卡料和清花效果差的问题,现阶段工人用叉子一次叉起棉花的厚度完全依靠工人的熟练程度,因此在填料时往往还需要手动进行调整,以满足清花机进料厚度要求,此过程中工人投料效率低,且工人重复调整一次叉起棉花厚度造成工人工作量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花机上料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阶段清花机人工上料时效率低且需要工人重复调整才能保证棉花进料厚度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设有硬质钢网,矩形框架右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一个竖板,矩形框架右端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外缘面光滑的手柄,手柄上套装有一个可沿手柄轴线左右移动的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左端的下方设有一个经固定杆与第一套筒固定连接的横杆,横杆的左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有多个轴线水平左右方向的光杆,每个光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在横杆上,左端为尖端并贯穿竖板。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的解决了现阶段清花机人工上料时效率低且需要工人重复调整才能保证棉花进料厚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光杆移出矩形框架下方时的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光杆置于矩形框架下方时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矩形框架1,矩形框架1内设有硬质钢网2,矩形框架1右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一个竖板3,矩形框架1右端可拆卸安装有一个外缘面光滑的手柄4,手柄4上套装有一个可沿手柄4轴线左右移动的第一套筒5,第一套筒5左端的下方设有一个经固定杆与第一套筒5固定连接的横杆6,横杆6的左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有多个轴线水平左右方向的光杆7,每个光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在横杆6上,左端为尖端并贯穿竖板3。
为了实现手柄4的可拆卸安装,所述矩形框架1右端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右端开口,左端封闭的第二套筒8,手柄4插装并经固定钉固定在第二套筒8内。
为了实现第一套筒5可沿手柄4轴线移动但不会转动,所述手柄4外圆面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开设的滑槽9,第一套筒5内缘面设有与滑槽9配合的滑块。
为了方便第一套筒5和手柄4的握持,所述手柄4的末端和第一套筒5的外圆面上均设有橡胶防滑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顺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顺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3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