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电站电缆沟火灾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92145.0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0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春来;胡景琼;唐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新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G08B17/06;G08B17/10;A62C2/06;A62C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电缆沟 火灾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电缆沟火灾监测装置,应用于变电站消防预警技术领域,解决了对着火点判断不精准的问题,其包括用于封闭电缆沟的盖板,所述盖板朝向电缆沟内壁的一侧设有感应单元,一个所述感应单元连接有一个报警器,所述盖板沿电缆沟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所述盖板朝向电缆沟底壁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个防火帘,所述感应单元设置在两个防火帘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防火帘对电缆沟中的高温气体和烟雾进行阻隔,可以减少高温气体和烟雾在电缆沟中流通导致多处报警的情况发生,以提高对起火点监测的精准度,同时便于消防人员快速排查出起火点并进行灭火,以减少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消防预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电站电缆沟火灾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内的输电及配电线路进出变电站一般采用电缆经电缆沟敷设方式,为节约用地及施工成本,一般共用一条或数条电缆沟。电缆通过电缆沟埋在地下,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发现,特别是目前变电站普遍是无人值守,一旦发生火灾后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通过火警或其他方式发现。
公告号为CN21003906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型变电站电缆沟火灾报警系统,将电缆沟划分为数个分沟区,每个分沟区内设有数个感应器,每个感应器均包含一用于标识身份的编号,每个感应器对其监控范围内的火情进行检测。每个分沟区外部设置一报警器,分沟区内任一感应器检测到火灾信号,该分沟区的报警器进行报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电缆发生火灾时,电缆沟中的高温气体以及烟雾会沿着电缆沟的长度方向流通,容易造成多个沟区同时发出报警,不便于操作者准确的判断出起火区域,延长了排查时间,从而容易导致火势蔓延造成严重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变电站电缆沟火灾监测装置,其优点是:通过防火帘对电缆沟中的高温气体和烟雾进行阻隔,可以减少高温气体和烟雾在电缆沟中流通导致多处报警的情况发生,以提高对起火点监测的精准度,同时便于消防人员快速排查出起火点并进行灭火,以减少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变电站电缆沟火灾监测装置,包括用于封闭电缆沟的盖板,所述盖板朝向电缆沟内壁的一侧设有感应单元,一个所述感应单元连接有一个报警器,所述盖板沿电缆沟的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所述盖板朝向电缆沟底壁的一侧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个防火帘,所述感应单元设置在两个防火帘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沟中的电缆起火时,靠近起火点的感应单元将信号传输到报警器,报警器发出报警,以提醒消防人员前来灭火,此时位于着火点两侧的防火帘可以对电缆沟中的高温气体和烟雾进行阻隔,进而减少高温气体和烟雾在电缆沟中流通导致多处报警的情况发生,以提高对起火点监测的精准度,同时便于消防人员快速排查出起火点并进行灭火,以减少损失。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火帘可折叠,所述电缆沟在相对的两个侧壁均嵌设有一个电磁铁,所述防火帘远离盖板的一端设有定位板,当所述防火帘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定位板靠近盖板,所述定位板与两个电磁铁相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时,操作者将定位板推至靠近盖板的一侧,并且将电磁铁通电,电磁铁对定位板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使得防火帘处于折叠状态,以保证电缆沟的通风散热性能,当发生火灾时,电磁铁断电,使得定位板从电磁铁上脱离,定位板带动防火帘展开,以达到阻隔高温气体和烟雾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板在防火帘沿竖直方向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用于储存沙子的储存箱,所述储存箱背离盖板的一侧铰接有用于封闭储存箱的挡板,所述定位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两个限位板;当定位板与两个电磁铁吸引时,所述限位板将挡板抵紧在储存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新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新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21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污型四孔格栅管
- 下一篇:一种路桩防撞强度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