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羊角叉筷子及组合型筷子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91154.8 | 申请日: | 202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98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勇 |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齐晨洁 |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羊角 筷子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羊角叉筷子及组合型筷子,上述新型羊角叉筷子包括手持部及夹持部,夹持部的下部设有羊角状夹爪部,夹持部的上端连接于手持部的下端,手持部所在平面与夹爪部所在平面的夹角为α,20°α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羊角叉筷子中通过将夹爪部偏转设置于手持部上,从而利用偏转后的夹爪部实现对食物的面‑面夹持,从而有效提高夹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羊角叉筷子及组合型筷子。
背景技术
中国筷子的形状多为近似的长方体或圆柱体亦或头圆尾方(暗合“天圆地方”,且只在头部与尾部略细)状。
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2-24厘米左右,其常由两根组成一双筷子。正确拿筷子手势和使用方法都大同小异,即其中一根相对位于上方的筷子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另一根相对位于下方的筷子通常用虎口和无名指压住,这样即可控制上面的筷子夹取食物。
目前筷子是由两根直棍组成,其使用时因夹取接触面仅有两点,故夹取食物特别是表面光滑的食物(如煮熟的带壳鸡蛋、面条等)时存在夹量少甚至夹取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夹持效率更高的新型羊角叉筷子及组合型筷子。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新型羊角叉筷子,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手持部及夹持部,夹持部的下部设有羊角状夹爪部,夹持部的上端连接于手持部的下端,手持部所在平面与夹爪部所在平面的夹角为α,20° α30°。
上述的新型羊角叉筷子,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手持部呈长方体状。
上述的新型羊角叉筷子,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手持部的长、宽比为2:1。
上述的新型羊角叉筷子,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手持部、夹持部及夹爪部一体制成。
上述的新型羊角叉筷子,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手持部夹持部及夹爪部由木、竹、食品级塑料或不锈钢制成。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组合型筷子,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一根上述新型羊角叉筷子。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组合型筷子,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两根上述新型羊角叉筷子。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羊角叉筷子中通过将夹爪部偏转设置于手持部上,从而利用偏转后的夹爪部实现对食物的面-面夹持,从而有效提高夹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新型羊角叉筷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新型羊角叉筷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信息羊角叉筷子的使用示意图。
附图中:1、手持部;2、夹持部;3、夹爪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勇,未经艾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911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业用饲料配制喂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矿填充物料输送皮带搭接缓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