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节能的橡胶分散溶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89526.3 | 申请日: | 202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19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 发明(设计)人: | 万书晓;于军;乔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研德孚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郝艳平 |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节能 橡胶 分散 溶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橡胶分散溶解装置,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反应釜,反应釜中设有搅拌装置和胶块撕裂装置,反应釜的顶部和底部通过循环管路连通,循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反应釜的上部和支撑架之间设有压力称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了溶解前的切胶工序,可以将胶块直接投入反应釜中,避免切胶操作的危险性及降低污染;通过搅拌装置、胶块撕裂装置,基础油加热器和循环管路的配合使用,大大缩短了溶胶时间,实现高分子橡胶在基础油中的快速分散、溶解,也可以用于要求分散均质的润滑油、涂料的调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橡胶分散溶解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增粘剂,又名粘度指数改进剂,一种油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在室温下一般呈橡胶或固体形态。为便于使用,通常用150SN或100SN的中性油稀释为5%~12%的浓缩物。传统生产润滑油时,高分子橡胶在基础油中分散溶解,需要将基础油加入到调和釜中,加热调和釜使其保持在一定的温度,切碎增粘剂干胶,人工往调和釜中加入切好的干胶,搅拌混合均匀,一般需要时间10-30个小时,即使如此长的时间,由于调和釜调和润滑油和增粘剂调和中,高分子粘结剂橡胶容易漂浮在油面上、或者粘附在器壁,加热盘管上面,导致调和的粘结剂浓缩液不均匀,无法将含有大分子链的干胶充分混入润滑油中,用这种浓缩物生产出的润滑油在使用时,容易分层,由于摩擦升温导致油品粘度降低,干胶容易析出,干胶析出会进一步降低油品的粘度,如此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油品的润滑性能,甚至会导致润滑油的完全失效。同时,由于简单恒温搅拌的效率低,搅拌速度慢,或者保温不足,溶胶时间长而不利于润滑油的生产效率。此外,手工或者简单机械切割胶块时,操作的安全性差,速度低,污染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隐患小、而且操作方便的高效节能的橡胶分散溶解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节能的橡胶分散溶解装置,关键在于: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中设有搅拌装置和胶块撕裂装置,所述反应釜的顶部和底部通过循环管路连通,所述循环管路上设有循环泵,所述反应釜的上部和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压力称重装置。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路包括连通的循环主管、溶胶输出管和基础油输入管,所述循环主管、溶胶输出管和基础油输入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循环主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反应釜的底部和顶部连通,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循环主管上,所述溶胶输出管靠近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设置,所述基础油输入管靠近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设置。该方案的效果是可以实现橡胶液浓缩液在反应釜中循环流动,并在循环过程中及时补充溶解的基础油,促进橡胶在基础油中的分散溶解。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搅拌轴,该搅拌轴上设有多个搅拌桨,多个所述搅拌桨的尺寸从上至下依次减小,所述搅拌轴的上端穿出所述反应釜连接有变频电机。该方案的效果是通过不同尺寸的搅拌桨可以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包括固套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盘和至少三个搅拌叶片,多个所述搅拌叶片均匀设置在所述搅拌盘的圆周面。该方案的效果是可以使搅拌更充分,提高搅拌效率。
优选的,所述胶块撕裂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胶块撕裂装置对称设置在所述搅拌轴的两侧,所述胶块撕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底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反应釜连接有分散盘。该方案的效果是分散盘的上下锯齿可以将较大的胶体进行高速的剪切、撞击、粉碎、分散,以便达到迅速混合、溶解、分散、细化的状态。
优选的,所述压力称重装置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部通过安装座与所述反应釜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架抵紧。该方案的效果是可以精确控制反应釜中橡胶胶体的加入量以及基础油的加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研德孚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广研德孚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9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寄存锁
- 下一篇:一种传菜用安全防夹电梯轿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