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医学用屏蔽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8829.3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8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莹;杜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40;H01B7/17;H01B7/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程丽娜 |
地址: | 063009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医学 屏蔽 连接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医学用屏蔽连接线,包括:连接线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线主体一端的接头;线芯,其设置在所述连接线主体的内部;屏蔽层,其裹敷在所述线芯的外部;缓冲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屏蔽层的外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上撑件和下撑件,且上撑件设置于下撑件的上方,所述上撑件和下撑件组成圆形结构;铠装层,其裹敷在所述缓冲组件的外部;外护层,其设置在所述铠装层的外部;防护盖,其设置在所述接头一端的外部。其实现了对声医学用屏蔽连接线抗压能力的提高,从而有效避免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挤压产生损坏,降低屏蔽连接线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医学设备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医学用屏蔽连接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高精尖医疗设备的更新和发展,并广泛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医疗设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超声医学设备是众多医疗设备中的一个类型,常见的超声医学设备有超声CT、超声波碎石机、超声成像设备等等,超声医学设备的出现,让医疗水平大大提高。屏蔽连接线是超声医学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连接部件。屏蔽连接线即屏蔽线,是使用金属网状编织层把信号线包裹起来的传输线,可减少外电磁场对电源或通信线路造成的影响,保护仪器设备内部系统不受损害,延长超声医学设备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声医学用屏蔽连接线抗压能力弱,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挤压产生损坏的问题,导致屏蔽连接线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医学用屏蔽连接线,实现了对声医学用屏蔽连接线抗压能力的提高,从而有效避免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挤压产生损坏,降低屏蔽连接线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声医学用屏蔽连接线,包括:
连接线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线主体一端的接头;
线芯,其设置在所述连接线主体的内部;
屏蔽层,其裹敷在所述线芯的外部;
缓冲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屏蔽层的外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上撑件和下撑件,且上撑件设置于下撑件的上方,所述上撑件和下撑件组成圆形结构;
铠装层,其裹敷在所述缓冲组件的外部;
外护层,其设置在所述铠装层的外部;
防护盖,其设置在所述接头一端的外部。
优选的是,所述上撑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承托板和缓冲条,所述下撑件包括第二连接板、承托板和缓冲条,所述承托板设置两个,且两个承托板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内侧,所述缓冲条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缓冲条平均设置于承托板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并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的内部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的上方均设置有插板,且插板延伸至凹槽的内部,并与凹槽配合连接,所述插板与第二连接板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线芯的内部设置有水通道和电通道,且水通道位于电通道的一侧。
优选的是,所述电通道的内部安装有导电芯,且导电芯与电通道固定连接,所述水通道的内壁涂覆有防水层。
优选的是,所述防护盖与接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接头的外部设置有凸缘,且凸缘与接头为一体结构,所述防护盖的一端与凸缘贴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8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的翻盖双面LED灯箱
- 下一篇:一种基于定位控制的路线导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