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子防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88735.6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9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谭英;谭雄;邓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昌市建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9/04 | 分类号: | H01T19/04;H02G1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1 | 代理人: | 何恒韬 |
地址: | 512200 广东省韶关市乐昌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子 防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子防雷结构,包括柱身、柱筋、柱座、柱桩、连接件和引地件,所述柱桩与柱座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柱身与柱座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柱筋嵌于柱身内,所述柱身的顶部设有凸台,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从凸台上露出,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柱筋相连接,所述引地件伸入到柱桩内,所述引地件与柱筋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能便于防雷针或者接闪带等结构的连接,且其通过和柱筋和引地件连接实现电性连接从而实现接地,以起到防雷作用,而且柱身、柱座和柱桩能对上述的连接件、柱筋和引地件实现保护和隐藏,降低上述连接件、柱筋和引地件出现故障的概率,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柱子防雷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智能设备及电子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对雷击灾害的预防越来越严苛,雷电灾害的发生往往对此类场所造成及其严重后果。而为了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现在建筑物中一般会相应设置防雷装置,如避雷针、接闪带等。
而这些防雷装置往往需要接地,来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现在常见的防雷结构常是于防雷装置和地面之间设置金属导杆来实现防雷装置的接地,但是,这种设置方式下,导杆往往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容易受环境影响而故障甚至失效,而且导杆的隐蔽性较差,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子防雷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柱子防雷结构,包括柱身、柱筋、柱座、柱桩、连接件和引地件,所述柱桩与柱座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柱身与柱座的顶部相连接,所述柱筋嵌于柱身内,所述柱身的顶部设有凸台,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从凸台上露出,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穿过凸台,并与柱筋相连接,所述引地件伸入到柱桩内,所述引地件与柱筋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能便于防雷针或者接闪带等结构的连接,且其通过和柱筋和引地件连接实现电性连接从而实现接地,以起到防雷作用,而且柱身、柱座和柱桩能对上述的连接件、柱筋和引地件实现保护和隐藏,降低上述连接件、柱筋和引地件出现故障的概率,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地件包括端子座和引地端子,所述端子座均嵌装于柱座内,所述端子座与柱筋相连接,所述引地端子为若干个,所有所述引地端子均一端与端子座相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柱桩内。由此,能将从连接件引来的电流进行分散,避免单个引地端子的电流太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地端子呈圆柱状,所述引地端子的底面直径不小于6mm,所述引地端子的长度不小于100mm。由此,引地端子在上述尺寸下,能保证引地端子具有足够的引雷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柱桩为多个,多个所述柱桩均与柱座相连接,所述引地件的数量与柱桩相同,多个所述引地件一一对应伸入到多个柱桩内。由此,能进一步对从连接件引来的电流进行分散,避免单个引地件的电流太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支持卡,所述支持卡的一端嵌于凸台内,所述支持卡的另一端从凸台上露出,所述支持卡与连接件相连接。支持卡的设置能便于对连接件进行支撑,降低连接件受力变形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测试条,所述测试条的一端从柱身上露出,所述测试条的另一端穿过柱身的侧部,并与柱筋相连接。测试条的设置能便于用户对本实用新型的防雷性能进行测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条的端部到柱身的侧部的距离为900mm~1100mm。由此,测试条能有足够的大小以便于用户测试,还能避免在测试时,用户过于接近本实用新型的柱身。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套于柱身上。由此,保护层能对柱身在地面上外露的部分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昌市建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乐昌市建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8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电器防触电保护电路
- 下一篇:一键顺控环网柜双电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