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原材料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83191.4 | 申请日: | 202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9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斌;胡龙霞;周文静;周汉芬;程先忠;时宝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6B11/20 | 分类号: | F26B11/20;F26B23/06;F26B25/02;F26B2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制药 原材料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制药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原材料干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底部通过两个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有振动盒,所述振动盒的内底壁通过多个支撑弹簧连接有加热盒,所述加热盒的内底壁安装有电热丝,所述振动盒的外侧壁通过牵拉弹簧与装置主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条形滑槽,所述条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混合架和两个混合球可以实现不规则摆动和转动,再结合加热盒的晃动,可以对加热盒内部的生物制药原材料进行很好的搅拌,使其在电热丝的加热作用下,受热更均匀,加快了加热的进程,提高的加热效率,节省了时间,防止了因加热不均而引起的生物制药原材料发霉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原材料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药物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器官、体液等。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生物制药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包括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海洋生物等。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目的人工制得的生物原料成为当前生物制药原料的主要来源。如用免疫法制得的动物原料、改变基因结构制得的微生物或其它细胞原料等。生物药物的特点是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生物药物主要有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这些物质的组成单元为氨基酸、核苷酸、单糖、脂肪酸等,对人体不仅无害而且还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在生物制药原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加热烘干,以便于后期的储存,但现有的烘干装置由于在烘干时不能对生物制药的原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常常会产生加热不均的问题,导致生物制药的原材料中残余部分水分,容易在后期的存储过程中发生霉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原材料干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原材料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制药的原材料干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底壁通过两个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有振动盒,所述振动盒的内底壁通过多个支撑弹簧连接有加热盒,所述加热盒的内底壁安装有电热丝,所述振动盒的外侧壁通过牵拉弹簧与装置主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外顶部开设有两个对称的条形滑槽,所述条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侧壁通过复位弹簧与条形滑槽的侧壁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滑块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下端面连接有混合装置,所述滑动板的一端连接有动力装置。
优选的,所述混合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滑动板的下端面铰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混合电机,所述混合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混合架,所述混合架固定连接两个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混合球。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与滑动板固定连接,所述振动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滑动贯穿装置主体的侧壁,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缺齿轮的后侧面中心,所述缺齿轮在转动时可以分别啮合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动力电机、混合电机、电热丝、开关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与电源控制器相连接,所述装置主体的前外侧面上设置有电源控制器便于各电器的控制和使用。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稍靠后贯穿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下端设置有控制阀,所述进料斗的输出口位于加热盒内的左上方。
优选的,所述加热盒的前侧面通过铰链与左右两侧面铰接,打开前侧面能往加热盒中放置物料盘,所述物料盘的大小与加热盒的底部相匹配,所述物料盘是用来盛放需要加热的原材料。
优选的,所述振动盒的前侧面通过铰链与左右两侧面铰接,振动盒的前侧面能打开或合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31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碳素生产的脱硫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确计量粉粒料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