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82197.X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9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牛晓剑;苏弯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灸 固定 装置 | ||
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不便固定针灸留针,及不便调节固定角度的问题;包括弹性片,弹性片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腰形槽,弹性片下侧拆卸连接有呈回形的弹性壳,弹性壳下侧设有黏贴,弹性片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外凸的弧形块,两个弧形块之间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滑块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滑块后侧开设有前后方向且与通孔连通的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可伸入通孔内的挤压块,滑块后端开设有前后轴向且开口朝后的圆槽,圆槽内同轴滑动连接转轴,转轴前端伸入矩形槽且与挤压块转动连接,转轴后端伸出圆槽且同轴设有可与弧形块接触的圆盘;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留针法,又称停针法、置针术,是指针灸治疗时,将针留在穴位内,让其停留一定时间后再出针,留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治疗,留针时间根据病症,短侧几分钟,长侧数小时,留针的过程中需要保护针刺的部位,防止发生滑针、弯针、断针等影响针灸效果或伤害患者的问题,但是在实际针灸时,针通常刺入皮肤后就直接放置,仅依靠患者控制自身不乱动,缺少将针灸留针固定在皮肤上的装置,现有技术虽然有相关的固定方法,但其结构简单,很难调节固定倾斜一定角度的针灸针,影响实际的操作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针灸留针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不便固定针灸留针,及不便调节固定角度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弹性片,弹性片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腰形槽,弹性片下侧拆卸连接有呈回形的弹性壳,弹性壳下侧设有黏贴,弹性片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外凸的弧形块,两个弧形块之间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滑块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滑块后侧开设有前后方向且与通孔连通的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连接有可伸入通孔内的挤压块,滑块后端开设有前后轴向且开口朝后的圆槽,圆槽内同轴滑动连接转轴,转轴前端伸入矩形槽且与挤压块转动连接,转轴后端伸出圆槽且同轴设有可与弧形块接触的圆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挤压块与通孔固定针灸针,便于将针灸留针固定在皮肤上,利用弧形块与滑块配合,有助于固定不同倾斜角度的针灸留针,通过卡齿与卡块配合锁止转轴的滑动,便于实际操作使用,利用可拆卸的弹性壳与弹性片配合,便于装置重复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弹性片1,弹性片1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腰形槽2,弹性片1下侧拆卸连接有呈回形的弹性壳3,弹性壳3下侧设有黏贴4,弹性片1上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外凸的弧形块5,两个弧形块5之间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块6,滑块6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孔7,滑块6后侧开设有前后方向且与通孔7连通的矩形槽8,矩形槽8内滑动连接有可伸入通孔7内的挤压块9,滑块6后端开设有前后轴向且开口朝后的圆槽,圆槽内同轴滑动连接转轴10,转轴10前端伸入矩形槽8且与挤压块9转动连接,转轴10后端伸出圆槽且同轴设有可与弧形块5接触的圆盘11。
为了实现滑块6在两个弧形块5之间滑动,所述的两个弧形块5内分别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外凸的弧形槽12,滑块6前后两端分别位于其对应侧的弧形槽12内。
为了便于锁止转轴10在圆槽内的滑动,所述的滑块6后侧开设有与圆槽同轴且与圆槽连通的环形槽13,转轴10左侧设有位于环形槽13内的卡齿14,环形槽13侧壁上设有可与卡齿14配合的卡块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21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部高透明食品级硅胶重复使用口罩
- 下一篇:测温电路的拓扑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