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体苗钵及钵盘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80316.8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4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刁海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刁海丰 |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体苗钵及钵盘,包括:钵体和底盘;其中,钵体为中空壳体,钵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底盘的形状及大小与第二开口的形状及大小相互匹配;在底盘设置于第二开口时,底盘与钵体形成一体结构的单体苗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体苗钵及钵盘,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能够同时被破坏粉碎,从而使破坏粉碎后的单体苗钵及钵盘能够更快地被降解;并且由于其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能够同时被破坏粉碎,因此,其不会限制秧苗根系的生长,且能够将破坏粉碎后的材料作为养料促进秧苗根系的生长;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体苗钵及钵盘,对环境友好,保护了环境,同时其结构及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体苗钵及钵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种植用制品,以普通塑料苗钵和钵盘为例,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需要将苗钵与秧苗或者钵盘与秧苗分离,而以上分离工作的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并且,废弃后的苗钵和钵盘如果处理不善,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环境友好的可降解苗钵和钵盘应运而生。
目前,现有技术中有多种对环境友好的可降解苗钵和钵盘,例如:玉米秸秆材料制作的苗钵和钵盘、甘蔗渣材料制作的苗钵和钵盘等,虽然这些苗钵和钵盘很好地解决了废弃后的苗钵和钵盘的处理问题,避免了环境的污染,但是,采用这些材料制作的苗钵和钵盘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强度和降解速度之间的矛盾,即材料用量太少使用强度不足,而保证了使用强度往往又不能满足降解速度,以至于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因此,科研工作者研发出了采用聚乳酸与核桃壳粉混合的复合材料以及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复合材料制作的苗钵和钵盘来解决上述问题。
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聚乳酸与核桃壳粉混合的复合材料以及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复合材料制作的苗钵和钵盘大多结构及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且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不能够同时被破坏粉碎以提高降解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能够同时被破坏粉碎且对环境友好的可降解苗钵及钵盘,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苗钵和钵盘由于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不能够同时被破坏粉碎,而不易于被快速降解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单体苗钵,包括:钵体和底盘;其中,
钵体为中空壳体,钵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底盘的形状及大小与第二开口的形状及大小相互匹配;
在底盘设置于第二开口时,底盘与钵体形成一体结构的单体苗钵。
可选地,底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透孔;和/或,钵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透孔。
可选地,钵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棱柱体、圆台体、棱台体或者球体。
可选地,该单体苗钵还包括:支撑钵体和/或支撑底盘;其中,
支撑钵体可拆卸或者固定设置于钵体的内侧或者设置于钵体的外侧;
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设置于底盘朝向钵体的一侧或者设置于底盘远离钵体的一侧。
可选地,支撑钵体的形状与钵体的形状相同,且支撑钵体的大小与钵体的大小相互匹配;和/或,支撑底盘的形状与底盘的形状相同,且支撑底盘的大小与底盘的大小相互匹配。
可选地,在支撑钵体和支撑底盘分别对应设置于钵体的内侧和底盘朝向钵体的一侧时,支撑钵体与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或者,在支撑钵体和支撑底盘分别对应设置于钵体的外侧和底盘远离钵体的一侧时,支撑钵体与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可选地,支撑底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透孔;至少一个第三透孔的垂直投影与至少一个第一透孔的垂直投影具有重叠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刁海丰,未经刁海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803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伸缩式推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靠背式双涡轮向心透平膨胀发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