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双工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9088.2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90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朱亮;卢嘉彬;周锋;张航;高红刚;罗叶枫;严浩;曹建伟;傅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0 | 分类号: | B28D5/00;B28D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双工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晶体线切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双工位平台。包含主动端旋转机构的基座,基座一侧设有主动齿轮和与之啮合的两个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驱动机构相连。从动齿轮之间没有啮合,两根连接轴通过轴承设于基座内部,每个连接轴一端连接从动齿轮,另一端与设于基座另一侧的旋转臂相联接;每个旋转臂上设有两个联接法兰;从动端旋转机构的基座内设有两根旋转轴,每根旋转轴一端连接旋转臂;工件平台有两个,每个工件平台前端主动端旋转机构的旋转臂,每个工件平台后端的两根旋转轴分别连接不同的从动端旋转机构的旋转臂。本实用新型上料与下料并行进行,不会相互影响,省去上料及下料的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晶体线切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双工位平台。
背景技术
在生产太阳能电池片时首先要将单晶硅棒切割成一定长度的短圆棒。为了实现晶棒大批量的自动化生产,有必要提供一种双工位料台。从上料到加工实现无缝连接,减少等待时间,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旋转式双工位平台。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旋转式双工位平台,包括主动端旋转机构、工件平台和从动端旋转机构;
所述主动端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一基座一侧设有主动齿轮和与之啮合的两个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驱动机构相连;从动齿轮之间没有啮合,两个第一联接轴通过轴承设于第一基座内部,每个第一联接轴一端连接从动齿轮,另一端与设于第一基座另一侧的第一旋转臂相联接;每个第一旋转臂上设有两个第一联接法兰;
所述从动端旋转机构包括第二基座,第二基座内设有两根旋转轴,每根旋转轴一端连接第二旋转臂,每个第二旋转臂上设有两个第二联接法兰;
所述工件平台有两个,每个工件平台两端均设有两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轴承法兰、连接轴、封盖和轴承,轴承安装在轴承法兰内部,连接轴通过轴承法兰与工件平台相连;每个工件平台前端的两根连接轴分别连接不同的主动端旋转机构的第一旋转臂,每个工件平台后端的两根连接轴分别连接不同的从动端旋转机构的第二旋转臂,所述第一旋转臂和第二旋转臂均呈C形,工件平台每端的两个旋转臂相对交错放置;使得两工作平台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同步运动。
作为一种改进,主动齿轮通过键或涨紧套与驱动机构相联接。
作为一种改进,驱动机构为电机或旋转油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具有一切割一备料两个料台,设备在加工运行时,上料与下料并行进行,不会相互影响,省去上料及下料的辅助时间,大大提高了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动端旋转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件平台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从动端旋转机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00-主动端旋转机构、200-工件平台、300-从动端旋转机构、101-电机、102-主动齿轮、103-从动齿轮、104-第一基座、105-第一旋转臂、 106-第一联接法兰、107-第一联接轴、201-连接机构、202-工件平台主体、203- 轴承法兰、204-连接轴、205-封盖、301-旋转轴、302-第二基座、303-第二旋转臂、304-第二联接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9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加工用照明装置
- 下一篇:创伤骨科用便携式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