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轮盘毂切边冲孔复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5840.6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0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尹宿情;汤敏俊;庄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8/14;B21D28/34;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毛圆 |
地址: | 21316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轮 切边 冲孔 复合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轮盘毂切边冲孔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导套,所述导套的底部插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座,所述导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通过利用该切边冲孔复合模可以实现切边冲孔复合,一次完成,减少工序避免多次定位,提高产品孔的位置度,切边冲孔复合模中,将切边凹模和冲孔冲头固定在同一模具内,位置精度高,减少模具安装的多次定位偏差,提高切边冲孔的位置度,切边冲孔复合模里面采用氮气弹簧提供冲孔的压边力,防止冲孔过程中孔变形以及减轻撕裂带,提高切边冲孔的位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飞轮盘毂切边冲孔复合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汽车飞轮毂通常采用热锻的方式制造,然后利用热锻的余热进行切边冲孔,现有的冲孔模具,切边和冲孔为两道工序,就需要两个操作员以及两台设备,增加成本,而且存在二次定位,位置度不能保证,废品率高,采用闭式锻造,不切边,只冲孔,孔采用冲床冲孔,毛坯最大外径为热模锻锻造成形,无法稳定保证位置度要求,普通切边冲孔复合模,切边模具和冲孔模具没有装在同一个模具上,生产的产品位置度难以保证,普通切边冲孔复合模在冲孔的时候没有提供压边力,导致冲孔变形以及撕裂带严重,为此,提出一种飞轮盘毂切边冲孔复合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轮盘毂切边冲孔复合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轮盘毂切边冲孔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导套,所述导套的底部插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座,所述导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底部贯穿有卸料螺钉,所述下模座顶部的中心处安装有冲孔下模,所述冲孔下模的两侧均设有压块,所述冲孔下模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切边卸料板,所述切边卸料板的内腔插接有内六角螺钉,所述切边卸料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切边凹模,所述上模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模压圈,所述第一板体底部的中心处安装有冲头压圈,所述冲头压圈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冲孔卸料板,所述冲孔卸料板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冲孔压料板,所述冲头压圈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冲头垫块,所述冲头垫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冲头,所述上模座和第二板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氮气弹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管套,所述导柱位于管套的内腔,所述管套与导柱滑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六角螺钉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内六角螺钉的底端贯穿至下模座的内腔并与下模座螺纹连接,所述内六角螺钉的表面套设有扁线弹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模座内腔的两侧均贯穿有拉紧螺栓,所述拉紧螺栓的底部贯穿至第二板体的底部并螺纹连接有六角螺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冲头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冲头的底端贯穿至冲孔下模的内腔,所述冲头与冲孔下模配合使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卸料螺钉的底端贯穿至下模座的内腔并与下模座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龙城精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5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 下一篇:塑料生产用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