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血绷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4573.0 | 申请日: | 202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2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年素娟;吴午音;张红梅;沈琴红;严明霞;李儿;来利娅;朱苏美;沈益琴;李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西溪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A61B17/132;G08B21/24;G08B7/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邓世凤 |
地址: | 3100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血 绷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绷带,包括绷带本体,所述绷带本体内设有主体段,所述主体段的一侧设有显示面板,所述主体段内包括计时器、渗血感应器、压力监测器和报警器,所述绷带本体和主体段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主体段的两侧设有表耳,所述绷带本体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的一侧分别设有用于和表耳相配合的按扣,以提供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渗血预防和止血、结构合理,自动化报警监测、使用方便,对穿刺点处渗血、出血能够及时监测报警,能有效量化内瘘包扎压力和包扎时间,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且便于安装拆卸,便于更换绷带本身的止血绷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止血绷带。
背景技术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主要替代治疗方式是血液透析,建立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成功的必备条件,是维持血液透析的生命线。而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为理想的血管通路,有安全、血流量充分(200~300ml/min)、感染机会少、维持时间长(一般4~5年)、不影响日常生活、易于穿刺等优点。
内瘘穿刺针较粗,一般15~17G,内瘘流着高动力的动脉血,部分患者的内瘘可能伴有狭窄、或高位瘘,使得穿刺点的压力较大,又因患者可能罹患重病、血管脆弱硬化、凝血功能异常等易导致穿刺针眼处出血不止,有些患者年龄偏大、感觉迟钝、视力障碍等,常伴有透析过程中穿刺点渗血,不但会导致血液的丢失,而且还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血液透析频率一周三次或者一周二次,每次透析结束拔针后,正确压迫止血点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按压不当直接影响下一次透析和血管内瘘的寿命。传统下机后穿刺点采用棉球或纱布覆盖穿刺点处,再用绷带缠绕,压力要适当,以既能止血又能感到血管震颤为好,一般10~30min放松,24小时内禁止擦洗穿刺点。这种方法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特别是老年、无家属陪伴、感觉和视觉迟钝的患者,包扎时间过长、压力过大会导致内瘘血栓、闭塞的风险;包扎压力不足、时间过短,可能会导致大出血的风险。这不但给患者造成强大的精神打击,也会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
现有技术中,动静脉内瘘渗血止血绷带的连接较为单一,均采用固定式连接,因此使用时当绷带损坏或者贴合度降低时,无法高效的更换,使用极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渗血预防和止血、结构合理,自动化报警监测、使用方便,对穿刺点处渗血、出血能够及时监测报警,能有效量化内瘘包扎压力和包扎时间,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且便于安装拆卸便于更换绷带本身的止血绷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止血绷带,包括绷带本体,所述绷带本体内设有主体段,所述主体段的一侧设有显示面板,所述主体段内包括计时器、渗血感应器、压力监测器和报警器,所述绷带本体和主体段之间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西溪医院,未经杭州市西溪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4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妆品原料研磨机
- 下一篇:一种抗地震整体衣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