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上下式自动复氧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73127.8 | 申请日: | 202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2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邱衡;陆进;顾红梅;殷杰;李晓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思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处理 上下 自动 反应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上下式自动复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箱体,所述反应箱体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四组所述第一支撑柱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曝气管。本实用新型通过PLC控制器自动控制,通过鼓风机工作,经过连接总管和连接支管向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输送空气,最后从第一曝气头和第二曝气头喷出,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从而达到复氧的目的,并且在反应箱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使得复氧效率更高,通过电机工作,带动转轴和搅拌叶片转动,进而对污水进行搅动,使得气体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复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上下式自动复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复氧又称再曝气,是由大气向水体中扩散溶解氧的过程。现有的复氧反应器一般只在底部设置曝气结构,使得复氧效果不理想,复氧进程缓慢,并且不能对反应器进行自动控制,使得使用不方便。为此,我们推出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上下式自动复氧反应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上下式自动复氧反应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处理的上下式自动复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箱体,所述反应箱体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四组所述第一支撑柱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曝气管,所述第一曝气管下端面均匀分布有第一曝气头,所述第一曝气管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下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二曝气管,所述第二曝气管上端均匀分布有第二曝气头,所述第一曝气管上端和第二曝气管下端均连接有连接支管,两组所述连接支管均贯穿箱盖且伸出箱盖上端,两组所述连接支管通过三通头共同连通于连接总管,所述连接总管端部安装有鼓风机,所述连接总管上安装有电动调节阀,所述反应箱体内安装有氧含量传感器,所述箱盖上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箱盖且伸出箱盖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下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表面周向分布有搅拌叶片。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反应箱体右侧上端连通有进水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反应箱体左侧下端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曝气管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底部与反应箱体内底部相接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结构相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反应箱体前侧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鼓风机、电动调节阀、氧含量传感器和电机均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PLC控制器自动控制,当氧含量较少时,PLC控制器控制电动调节阀开启,鼓风机和电机工作,鼓风机通过连接总管和连接支管向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输送空气,最后从第一曝气头和第二曝气头喷出,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从而达到复氧的目的,并且在反应箱体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曝气管和第二曝气管,使得复氧效率更高,电机带动转轴和搅拌叶片转动,进而对污水进行搅动,使得气体能够与污水充分接触,提高复氧效率;当氧含量较多到达一定值时,PLC控制器控制电动调节阀关闭,鼓风机和电机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曝气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思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思源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3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